一、晏殊最有名的十首诗
1、在2020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梅老师从中选取12首最著名的中秋诗词,和广大师生、家长一起分享。
2、这是晏殊最为脍炙人口的词作,晏殊这样位高权重、富贵无极的人怎么还会有忧愁?当然了,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独自在小园里徘徊,他也会产生伤春惜别,时光易逝,韶华易老的无奈。他说忧愁的不再是他的生活本身,而是在表达着强烈的时间和生命的担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成为了经典,千古传诵。这是一种高度的自然轮回生命感伤的意识体现,个人是渺小的,而生命的消逝令人无奈。
3、看看谁的才华更胜一筹呢?
4、相传这是李白写的词,后世对其评价很高,誉之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是一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的词,词的上片始终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而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将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
5、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中异常失意,这首诗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在当时是比较出名的游览之地,很多诗都有提及此地,比如下面这一首。
6、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7、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8、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9、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招呼她转过身来,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
10、晏殊的词作,既没有普遍词人的激言烈响、愁肠郁结,也没有富贵显达之人常有的的无病呻吟、故作牢骚,如他的词集名《珠玉词》一般,如玉般温润,如珠般圆洁。他的词既不奢华浮夸,也不故作姿态,反而有一种理性的判断力,简单干净,不着痕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首《蝶恋花》:
11、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寒梅初放,下片转用侧面烘托。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12、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13、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6、1930年12月7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12月30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泽东喜形于色,遂吟此词。
17、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18、《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南宋·吴文英)
19、晏殊,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示张寺丞王校勘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4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5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20、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二、晏殊有哪些有名的诗
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2、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3、最后,虽然极目四望,高楼骋望,但是终究不见所思,离愁别恨不减反增,因而想到寄一封书信:“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只是信件寄到哪里呢?这样一句进行结尾,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种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了。
4、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这首小令很短,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5、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6、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7、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8、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9、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0、周恩来古体诗,十首贯穿一生|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1、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14、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15、这是词人作品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之描写的是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词的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去年”所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16、千古名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17、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18、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认为“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说,一个诗人只有经历过穷困潦倒、生活磨难,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王国维里也曾提出“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观点,从屈原到司马迁,从杜甫到苏东坡,这些人无一不是有着坎坷的人生遭遇。但是,宋代词人晏殊,似乎是个例外。
19、周恩来写诗用诗:谦谦君子,文武皆诗
2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三、晏殊最出名的诗词
1、《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纳兰性德)
2、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3、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4、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5、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
6、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0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9、这是一首秋日席间赠妓之作。全篇代歌妓述事言情,先写这位歌女对“时节”的感受,次写她在筵席上与情人“小会”的欢欣及她的即席演唱,最后写她与情人依依惜别的种种情状。
10、晏殊的荣华富贵,有命运的垂青,更多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面对这种富贵奢华,晏殊也是冷静的,欢聚的时候有多么喜悦热闹,分开后就意味着多么孤单冷清;相聚时有多么深情,分开时就意味着有多么思念。这是多么透彻的领悟啊,这是多么深刻的哲理。
11、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12、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3、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14、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15、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
16、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17、词的上片起始之句“绿杨芳草长亭路”重在写景,点明了两人分别的场所和时间,在绿柳依依的春天里,在古道长亭里即将离别。而次句“年少抛人容易去”,则描写了闺妇被轻易的弃之离去的场景,也可以想象出闺妇当时空自泪眼相看,无语凝咽的情景。
18、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19、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20、《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四、晏殊最著名的诗
1、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病痛折磨,苦撑政局——人民总理的最后六百天|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3、古人云: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他曾经是个“神童”,年仅14岁就成为进士,得到皇帝的赏识。最令人羡慕的是,晏殊生活的时代正巧赶上宋朝的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生活平静。没有内忧外患,晏殊为官几十载,一直过着舒适且富足的生活,他也因此被称“太平宰相”、“富贵词人”,就连他的儿子晏几道也是著名的词人。
5、《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很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6、读晏殊的词,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词多以婉约见长,于缠绵之中能抵达读者的心灵驿站。
7、燕鸿过后莺归去, 细算浮生千万绪
8、生活的优渥让晏殊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思考生存之外的东西,不再被世俗的琐事所牵绊,不必为五斗米而折腰。这是一首深秋怀念远人的婉约词,但是它不仅有深情,更有辽阔高远的意味。这首词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特别有名,被王国维作为人生三大境界的第一重境界。
9、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不眠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10、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11、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12、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13、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1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5、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16、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17、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8、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9、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20、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五、晏殊最著名的诗词
1、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
2、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3、该词是宴会上即兴之作。下片首两句虽然仍是念远伤春,但气度较大,从放眼河山到风雨惜别,引出眼前人,并与上片别宴离歌前后呼应。
4、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5、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6、统编教材五上学过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再来看这首词,写的是中秋之夜的相思之苦。词的上片写现实,现实是充满了悲凉,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灵;词的下阙写词人仰望明月忆及往事。几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词人中宵独立。想起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8、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9、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10、此词借端午节的风俗描写,主笔却是写一个深闺女子在一个传统的端午节的生活,抒发着闺中女子的情思。
1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2、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5、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16、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17、晏殊游湖时,看到莲叶接天、荷花映日,便写下了这首《渔家傲》来唱诵荷花。抒发了时光易逝、行乐须及时的感慨。
18、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19、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20、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上一篇:写晏殊的诗【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