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鸿鹄壮志的诗词
1、(先贤家教诗话)④朝夕勿忘亲命语
2、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3、经过中间三联写景抒情手法的精心铺垫,诗就自然地过渡到尾联的强烈抒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意谓: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结得极妙,呼应首联,如果说开始的“怅然临古城”,只是诗人淡淡的自我喟叹,抒发内心的惆怅落寞,那结束的“此志安可平”却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6、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7、唐朝边塞诗风行,主要有两类:一类多以描写征战的辛苦、战争的残酷、士卒的无奈和亲人的垂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成为共同的哀叹。另一类写将士们的家国情怀与边疆壮阔场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一曲慷慨之歌。
8、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失题》清秋瑾
9、《塞上曲》,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10、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鲁迅
12、文人雅士必读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4、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15、(先贤家教诗话)⑩当知松柏有本性
16、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廷——换上新装别家乡,奔赴边关保家国,谋划作战之策奔赴边关(边廷)。
17、释义: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19、大厦初成日,嘉宾集杏梁。衔书表周瑞,入幕应王祥。暮宿江城里,朝游涟水傍。愿齐鸿鹄至,希逐凤凰翔。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描述鸿鹄之志古诗词
1、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2、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3、(先贤家教诗话)⑤此身惟有死报国
4、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九日幸临渭亭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5、释义: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7、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释义: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9、《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10、——毛泽东的作品《沁园春·雪》。毛泽东写于1936年2月(43岁,中年时期),时值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准备东渡黄河时,遇大雪的记录。诗文中写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整首诗气势磅礴、浓墨重彩的表达了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以及个人具有的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大写“风流”。综上所述,“人不风流枉少年”中“风流”的正解是:人在年少的时候,应该有豪情,有志向,具备才学,有所作为,做有意义有风采的事情,不要辜负了美好的少年时光。——End——
11、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诠遭贬后,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为他送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以及对胡诠的深挚感情。这首词与寄赠李纲的《贺新郎》一样,写得慷慨悲凉、愤激,其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12、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13、从邮局直接汇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1633室《未来教育家》编辑部,邮编100082
1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6、通过网上银行汇款。开户名:中国教育学会;账号:0200003309088103579;开户行地址: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长安支行;行号:33;网银汇款请备注“未来教育家”字样
1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8、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9、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0、《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三、展现鸿鹄之志的诗句
1、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2、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3、陈胜:燕雀焉知鸿鹄之志载!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明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金错刀行宋·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陆游:“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赖助清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没了!好像与楼上重了,不好意思!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6、注: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7、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8、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可怜你平生早就孤单,而今又独自随军远赴边疆。偏露:父死曰孤露,亦称偏露,意思是孤单无所荫庇。飘零:飘泊流落。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诗:“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0、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11、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12、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
13、少年——在中国传统年龄段的划分上,少年是指8至16岁年龄段的人。“人不风流枉少年”中的“风流”涵义要正确理解“人不风流枉少年”中所指的“风流”的涵义,需要考虑用语的时代背景。比如说,在现代,这句话中所指的“风流”意思是指“有功绩并有文采的。若在古代,在语境中,还可增加“有才学但不拘礼法的”这层含义,词性为褒义。而指男女私情行为轻浮、放荡的所谓“风流”,为贬义词,不是这句话中“风流”的真正所指涵义,这是因为这种少年青春期本能的“男欢女爱”,特别是不正当的私情放纵行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正统的婚姻法理社会观念是不倡导的(除非社会制度允许),只能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的层面来评判。
14、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15、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张丹丹)6月18日下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鸿鹄抒壮志爱心留西电”毕业生捐赠活动在长安区第九中学多功能厅举行。2021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代表、本科生院三自总队和青年志愿者协会,长安区第九中学副校长李永谋、教师徐慧杰参与捐赠活动。
16、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17、我本为浩然正气而生,仅为国而死,浩气当还于太空,虽我将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万代照耀后世。
18、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19、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20、这首《浣溪沙》为闺怨词。起首一句,写闺妇登高远望。楼高百尺,临江而立,故用一个“倚”字,指示位置。这位思妇正凭栏眺望,尽管她思念心切,但江上还不见丈夫乘船而归。“烟中还未见归桡”之“烟”,指江上的水气。
四、形容鸿鹄之志
1、《五月九日》年代:唐作者:司空图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3、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并皆吟讽”。他同类题材创作,如《郢城怀古》:“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都类此。
4、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5、翻译: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6、生平早有报国心,却未能报国留下遗憾,留下忠魂作厉鬼仍要为国除害杀敌作补偿。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9、(先贤家教诗话)①便是吾家好子孙
10、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3、注:赵彦昭,(唐)(公元?年至七一四年后不久)字奂然,甘州张掖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后不久。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寻贬江州别驾,卒。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
14、据悉,毕业生爱心捐赠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两年,由学生工作处组织,本科生院三自总队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通过开展“共享知识、传递爱心”捐赠书籍活动,号召毕业生捐赠闲置书籍和物品并通过爱心义卖筹集资金,购买书籍、文体用品等物资以“毕业生”的名义为希望中、小学建设图书室,传递爱心。
15、此词作于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宋室南渡八年,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一味向敌求和,与敌妥协,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作者作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对此深以为恨。词中抒发了作者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
16、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17、白话文释义: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18、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19、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王昌龄《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鸰。——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愿齐鸿鹄至,希逐凤凰翔。——李峤《雀》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陆游《庵中杂书》高情日与故山期,鸿鹄谁言也倦飞。——苏辙《再和十首》二虫得失聊堪笑,鸿鹄谁能问弈秋。——郑清之《家园即事十三首》泉源泠泠杂猿狖,泥泞漠漠饥鸿鹄。——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2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清代)
五、形容鸿鹄之志的诗句
1、释义: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4、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5、这首抒情诗,对秋景的描述极为生动细致的,它不但用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境,而且将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献在读者面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诗篇。
6、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7、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9、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岳飞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2、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13、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4、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少年心事当拂云。——李贺《致酒行》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潜《杂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潜《杂诗》
15、“人不风流枉少年”语出《左传》,《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人不风流枉少年”中的“风流”涵义:关键词释义风流——本义有三层意思:有功绩并有文采的;有才学但不拘礼法的;指男女私情行为放荡的。
16、注:赵可金代文学家。字献之,号玉峰散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不详。少时赴考,在考场中戏书小词,为金主完颜亮所见,颇加赏识。贞元二年(1154)中进士。官至翰林直学士。著有《玉峰散人集》,今佚。诗入《中州集》,词入《中州乐府》。
17、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此“空”,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春风吹醒万物,百花欣欣向荣。然而,在邺城却只有野火伴随着东风,暮霭充斥空殿。那曾经象征着兴盛的望陵台只能与孤城默默相对,漳水无语东流。此四句承“空”而来,一写春色之“空”,二写君王之“空”,三写红粉之“空”,“漳水”句归结以上三“空”,总写昔日繁荣景象和昌盛基业已尽逐东流而去,即四写时间之“空”。末两句抒慨,感叹人事俱非,春色依旧。
18、白话文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9、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20、(先贤家教诗话)⑧当思前人家训在
上一篇:八仙过海的生字【精选100句】
下一篇:八仙过海对联【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