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形容夜雪的诗句【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形容夜雪的诗词 1、已讶衾枕冷,负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是从(感觉)、(视觉)、(听觉)角度来描写夜雪的。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谪居江州...

一、形容夜雪的诗词

1、已讶衾枕冷,负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是从(感觉)、(视觉)、(听觉)角度来描写夜雪的。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谪居江州时孤寂的)心境。

2、“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

3、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4、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这三方面来表现“知雪重”。“已讶衾枕冷”,写触觉上的衾枕冷将自己惊醒,一个“讶”字写诗人并未意料到雪重,来表现雪后天气的寒冷;“复见窗户明”,写视觉上的窗外满地积雪反射明亮的月光,;“时闻折竹声”,通过听觉写经常听到被积雪压断的折竹声。诗人没有直接写雪重,而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来写,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诗人夜深之时因寒冷而醒,难再入睡,在深夜之时于房内感受到雪重寒冷,被积雪反光而照得明亮的窗户,环境的寂静连微小的折竹声都被诗人听见,进而联想到雪重等,侧面写出诗人醒来之后难再入睡,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怀才不遇这些感情我倒是没有看出来,不过,最重要还是看你自己的理解了。

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7、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8、知道雪下得很大,可又冷,睡不着,只好干瞪眼,孤寂之中,连雪压断竹子的声音都听得见。

9、五首深情诗词,总有一句让你黯然泪下

10、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讶,这里指惊讶。衾,被子。诗人已经躺到了被窝里面,但惊讶被子和枕头怎么如此的冰冷,又看到了窗户非常的明亮,这是白雪反射的光。这里诗人用“已讶”对“复见”,贴切无痕的巧妙,似无意,却又像有心。诗人感觉到非常的寒冷,又看到窗外的大雪,才知天气已是大变。

11、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2、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

13、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14、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15、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6、春雪应秋雨,腊雪应夏雨。

1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19、大雪夜间降临,原本应该悄无声息,但诗人被寒意惊醒,“冷”、“折竹声”婉转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愁思感慨。

20、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二、形容夜雪的诗句

1、年轻轻轻就名声四扬的白居易,自走上仕途,却不那么顺利了。母亲去世,辞官守孝的他因维护朋友情谊而被扣上“越职言事”的帽子,还将“有害名教”(不孝)的罪名安置其身,于是被贬江州司马。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颇疑虚空中,鬼神战方鏖,胜负要一决,利兵未肯櫜。

4、自叹老益贫,庭草常不薅;惟酒不惮费,贷券如山高。

5、望着飘飞的大雪,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首诗,就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6、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天虫害一扫空。

7、写雪没有新奇的,高雅的语言,却将夜雪写得如此厚重。

8、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在举目无亲的他乡,在理想破灭的绝望中,经历着怎样的寒冬呢?枕被如冰,心生羁旅之愁,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夜雪》。

9、诗人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10、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11、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1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3、译文:寒冬腊月夜漫长,天上落雪暗无光。

14、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15、把春雪拟人化,给人以新意,表现的是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雪声如飞沙,风声如翻涛,三更天地闇,雪急风愈豪。

18、译文: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9、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职江州司马,在深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夜雪》。

20、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三、描写的诗句

1、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2、李白最“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3、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4、1999年起资助失学女童

5、后两句从听觉写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6、译文: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7、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

8、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9、(以上内容可上下滑动查看)

10、点亮“在看”,坚持日记一首古诗词

11、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1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6、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17、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18、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19、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0、冰心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得主

四、关于夜雪的古诗词

1、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2、可惜我老人家昨天又是一天奔波,毫无诗意。

3、今天,倒是突然想起了几年前写的一首关于雪的诗。

4、瑞雪兆丰年,霜重见晴天。

5、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6、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7、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8、古诗词中最凄美的思念,最长情的告白

9、听觉:四句笔锋一转,从听觉角度来写。寂静的夜晚,不时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清晰的响声,可见雪下之久、之大、所积之厚。

10、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11、诗中明写人,暗写雪,可谓苦心孤诣(yì),独出机杼(zhù)。通篇采用侧面暗示,将雪虚笔写出,这就使得这首小诗含蓄隽(jùn)永,韵味悠长,不愧是咏雪诗中的珍品。

1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黄庚早年习举子业,宋亡后抛弃科考,

14、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5、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16、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17、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18、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间折竹声雪,是天公奇妙的造化,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古人咏雪,历代不乏佳作名句.不过,以“夜雪”为题的并不多见.因此,白居易的这首小诗可说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

19、描写雪景的古诗词四:李白的最豪迈

20、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五、关于雪夜的诗词

1、寒冷的冬夜,诗人心绪不佳,彻夜无眠,感觉“衾枕冷”,看到“窗户明”,听到“折竹声”,不由自主地写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感悟。

2、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3、(2014年2月7日8:46)

4、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5、“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6、描写雪景的古诗词一:白居易的雪最大

7、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9、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10、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称夜色已深时,就知道雪下得很大了,因为时不时的可以听到雪把竹子压折的声音。这两句诗人颠倒了事件发生的顺序,理应先有“时闻折竹声”,才有“夜深知雪重”,这种写法,把“雪重”放在了首句,强化了雪下得很大的效果。

11、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12、率队举办公益活动6000余场

13、为儿童赋能为父母分忧为教师助力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写其动态

15、唐·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红罗襦。双双金鹧鸪。

16、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17、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18、译文: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19、留下许多描写湖光山色、幽居生活的佳作。

20、《苑中遇雪应制》唐代:宋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