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古诗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迢迢银汉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3、第一个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传说织女是天上的一个神,而牛郎只是一个凡人,织女去人间游玩在湖中洗澡时,衣服被牛郎误拿了去,两个人一见钟情,渐渐爱上了对方。可是天庭当中是不允许神仙与凡人恋爱的,于是玉帝下令派人将织女给抓了回来。织女走后牛郎天天都思念不已,于是想方设法地去追寻,就算受到阻碍也毫不退步。最终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感动了王母娘娘,允许他们每年在七夕的时候相聚一次,这就有了鹊桥相会的传说。
4、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民间故事|鲧偷取息壤治水
6、明代,汉族民歌虽然有了被称为“我明一绝”,可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的吴中“山歌”,但其中叙事诗并不多,难成气候。
7、第一节纳西族《游悲》《逃到好地方》《牧羊人的悲歌》《牧象姑娘》等
8、柳暗花明的传奇姻缘中的两首古诗
9、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10、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
11、第二节“汉乐府”叙事诗的高峰——《陌
12、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13、第四节西北地区:哈萨克族《高大魁伟的英雄汉额斯木》和柯尔克孜族《玛玛克——绍波克》等
14、由此出发,进而涉及该文体的生成与类型,以及中国民间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等宏观性问题,并分别给予概要的论述与辨析。
15、第二节南朝“乐府”中的叙事诗
16、第4个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朝,秦始皇号令全国劳动力一起来修筑长城,范喜良在逃脱的途中遇到了孟姜女,两个人一见钟情,决定结为夫妻。可是在新婚当夜,范喜良被官府抓走去修长城去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孟姜女十分思念丈夫,于是决定亲自去寻找,最后在长城脚下意外得知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并且埋葬在长城之中。
17、二民间叙事诗的生成及类型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20、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中国民间故事的古诗有哪些
1、民间故事|荒唐的颛顼和颛顼之死
2、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3、民间故事|白民国和奇股国
4、民间故事|蓐收惩罚国王丑
5、第二十章爱情叙事诗:北方地区其他民族
6、民间故事|遍治天下诸河
7、民间故事|枭阳国的赣巨人和猩猩
8、是呀!虽然官夫人生活条件优渥!但这没有丈夫的陪伴是多么的单调,孤单寂寞冷春寒!更增添了许多惆怅!宁可生活不富裕!能长相厮守!这才是一个少妇期盼的生活!!这才是一个女人的愿望!!
9、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0、颛顼、帝俊、帝喾的故事
11、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12、第五节华南地区:布依族《王仙姑》《伍焕林》《罗华先》及其他民族叙事诗
13、然而,最后决定他的命运的,其实是性格。
14、民间故事|帝俊的子孙后代
15、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女娲捏土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其它的有:《阿诗玛》,《格萨尔王传》,《流沙河之歌》,《傣家人之歌》,《召树屯》,《娥并与桑洛》,《铁牛》,《玛纳斯》、《嗄这梅林》、山东快书《武松传》、扬州评话《武松》。
16、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17、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18、第二十五章生活叙事诗:惩恶劝善及其他主题
19、代表作有《博学头巾》、《王小虎的铅笔盒奇遇记》等。
20、民间故事|大禹取《水经》
三、有关民间故事的古诗
1、《闺怨》!!!作者!《王昌龄》!
2、民间故事|重、黎隔断天地通路
3、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史》之一种,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为中华民间叙事诗立“史”之作。全书近48万字,由“绪论”及四编、二十五章构成。
4、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可见中汉末三国时期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迢迢牵牛星》即依牵牛和织女的故事情节创作而成。
5、注:月白了庭院,桂花被露水沾湿。人人望月但感受各异,秋思可“落”,最深最痴的,还是诗人自己啊!
6、潜山人要知潜山事,请上潜山论坛联系我们:1307407429918726084268
7、知道真相后的孟姜女便在长城脚下哭了起来,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后来长城附近狂风大作,长城忽然有一段地方坍塌了下来,里面竟然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在绝望的过程中选择了投海自尽。后人都被他们之间的爱情所感动了,于是在那里设立了孟姜女庙,经过的时候都会进来参拜。
8、民间故事|伏羲和女娲兄妹
9、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上关于中秋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
10、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节选)
1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劳而无果,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劳而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12、第二节融入少数民族叙事诗的其他作品
13、民间故事|少昊和蓐收的神职
14、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15、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16、第二十二章爱情叙事诗:西南地区其他民族
17、就有机会收到豆丁爸爸寄出的爱心小礼物~
18、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19、第三节哈尼族《不愿出嫁的姑娘》拉祜族《蜂蜡灯》土家族《王幺姑与田二哥》
20、和我们了解的《诗经》的诗篇取名方式类似,《古诗十九首》基本都是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四、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古诗有哪些
1、牵牛星:河鼓三星之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2、第四节神话型阿銮叙事诗
3、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注:此词的主角是闺中思妇,在水亭旁久望归期。隔着帷幔屏风描画新长出来的眉毛,薄雾中月亮时隐时现,流露出淡淡的伤感。
4、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5、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一说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
6、第九章冯梦龙《山歌》与汉族叙事诗
7、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8、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9、我们为每一位宝贝精心准备了两档节目
10、民间故事|北海的诸神和奇丽的景物
11、中国的民间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的故事,名人佚事等等。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具体地来说,它是民间文学里重要门类之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即民间故事是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之外的那些具有幻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所谓广义,即民间故事是泛指人民群众所创作和传播的所有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
12、《孟姜女》正月个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喜盈盈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夏夜里银河飞流星那是牛郎织女点燃的红灯笼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九月里来九重阳菊花煮酒空相望空相望落叶飘秋风凉窗前月如霜我给亲人做衣裳线是相思针是情针针线线密密缝密密缝再把心口一丝热絮进寒衣伴君行大雪纷飞北风急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从秋走到年关过年关过不知丈夫在哪里在哪里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前蜀贯休《杞梁妻》诗:“秦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13、注:思念胞弟,而以离别短暂宽慰自己。“婵娟”代指明月,那么只要亲人健在,就可打破时空的界限,好似神交,是做么旷达的心境!
14、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5、注:“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而这里,月成了无情物,离愁依旧。
16、作一首诗,需要多长时间呢?
17、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8、在这个小鱼村,人们都知道老人家受气。可是老人从不反嘴,每天早出晚归的劳作打鱼。可是打的鱼非常少,回家让老婆子闹一顿。突然有一天,水面有很大的浪花。老人心里想遇上了大鱼,老人急忙把鱼网放下去。他就觉的网中好沉拉不动,他用很大的力气才拉了上来。
19、第二节取材于历史事件的叙事诗
2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五、有关于民间故事的古诗
1、贺学君,浙江宁波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著作有《中国四大传说》《大神的创造与衍生》《中华文学通史现代歌谣章》《中华民间文学史叙事诗编》等。
2、初春款款而来!春思也逐渐加深!于是乎稍化淡妆韵色,登上楼台眺望远方!思绪早已飞到丈夫的身边!眷念之时,却忽然看见了路边的杨柳依依!青青悠悠!春情荡漾!而我却孤单影只!怎不叫我当初为什么要让丈夫去外地当官呢?!而感到悔恨晚矣!
3、第二节艾利希尔·纳瓦依与《五卷诗集》
4、第十七章爱情叙事诗:傣族
5、第二节藏族《拉萨怨》《负心的喇嘛》《在不幸的擦瓦绒》等
6、欢迎投稿新鲜爆料分享交流商务合作
7、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8、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9、民间故事|交胫国与岐舌国
10、第七章傣族叙事诗的发轫与繁荣
11、皓月当空,赏月抒怀
12、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13、第一节吴歌中的爱情叙事诗
14、民间故事|追随赤松子的大女儿
15、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16、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17、同时,孩子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满足了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丰富了知识储备,对今后学习古文、古诗大有裨益。首先,孩子能够从故事中学习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发明,文化的流传,并从中学到古代人民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人善宽容的处世态度,与人分享的优秀品质。其次,有助于帮助孩子初步建构上古历史体系,激发孩子对史前文化的兴趣;另外,有助于孩子对古文、古诗学习的事件、人物及典故的了解。比如洛神、“魑魅魍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等这些有趣的典故,孩子读了民间故事后兴趣更加浓厚,印象更加深刻。
1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9、第一节蒙古族《金珠尔玛夫人》《罕达尔玛》等
20、民间故事|心系民生疾苦的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