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个性网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翻译【精选100句】

陈蕊蕊
导读 一、峨眉山月歌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诗人无心见,或者说是不愿见。之所以不见家乡月,是怕因月而触发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愁。此时的李白扬...

一、峨眉山月歌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诗人无心见,或者说是不愿见。之所以不见家乡月,是怕因月而触发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愁。此时的李白扬帆东下、辞亲远游,胸中又踌躇满志,纵横千里的豪情壮志,但内心深处呢,又对蜀地有着浓浓的不舍与留恋。所谓“月亮代表我的心”,那轮峨眉山月早就化为李白心中永远挥不去的乡愁,挂在他的眼前、挂在他的心间,直到生命的结束。

3、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4、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5、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9、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0、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1、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2、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3、理解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4、李商隐是有点忧郁气质的诗人,大概属于婉约派;李白是诗仙,非常的飘逸,可以说是豪放派。

15、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16、诗的大意是: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非常思念因崇山峻岭的遮挡而见不到的你,等我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

17、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18、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9、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20、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首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但构思精巧,一点都不枯燥。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李白就这样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这首诗一共二十八个字,其中地名有五个,占到十二个字,这在古诗里比较少见。而读起来却非常自然流畅,意味深长,李白不愧是诗仙!

二、峨眉山月歌唐李白翻译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作。

3、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4、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5、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6、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7、如果把"思君"解作"思友",便嫌平直,倒不如看作以月拟人更有诗意。俞陛云认为:"以秋宵之残月,映青峭之峨眉。江上停桡,风景幽绝。无奈轻舟夜发,东下巴渝。回看斜月沉山,思君不见,好山隔面,等于良友分襟也。"(《诗境浅说续编》)所以"思君"不是单指对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一种宽泛的乡情。

8、此诗看似浅白,其实技巧化于无形。这也是唐诗最大的特点。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9、“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10、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1、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13、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4、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5、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6、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7、学习内容:从零起步,基础乐理、古琴指法,入门传统琴曲《仙翁操》、《秋风词》等。

18、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19、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0、诗歌描述了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三、峨眉山月歌中的五个地名分别是什么

1、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乐游原》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6、李白诗歌出神入化,大抵皆因自然之功太过神妙,本诗提及的地名顺序而出,也是李白的行程轨迹,看似一路叙事其实景色亦随之而来,景来情至,另有一番气象,因此便有“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清•赵翼语)之感,而并不觉堆积板滞。

7、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以前。

8、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9、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1、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

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对天上的那轮明月,可谓是青睐有加,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1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14、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乌衣巷》

1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1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大意:乘船离乡远行要渡过荆门,去那古时楚国之地游览。

17、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1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

19、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20、《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

四、峨眉山月歌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3、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

4、说到这啊,郦老师想说在写作方面这首诗还有一个特别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教材阅读提示中说到的五个地名连用造成迅速转换之感。本来绝句因为其短小,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而李白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是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诗人将依次经过的五个地点——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一一纳入诗中,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满满的思乡情怀。在地名的处理上颇富于变化,既有峨眉山月、平羌江水一类的虚指,又有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的实用,真是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5、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艺圃撷金》)王世贞称此诗是太白佳境,并说:"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艺苑卮言》)。

6、《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7、学诗计划|《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时代?

8、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9、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0、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1、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2、浮云一杯酒,旧雨十年心。

13、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14、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表达豪情壮志及对友人思念的句子是:“思君不见下渝州”。原诗: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5、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6、这首诗对当时及后世的诗歌创作颇有影响。杜甫《江月》《月三首》、苏轼《送张嘉州》、陆游《月岩》等作品都有明显的受到李白《峨眉山月歌》影响的痕迹。

17、全诗如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8、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

19、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李白)

20、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五、峨眉山月歌中入和流的妙处

1、读诗的时候,其实可以有多种的想象与解读,可以直接从文本入手来体会,但同时也应该对诗歌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大家的思维可以非常地开阔,可以大胆想象,但还要做到细心求证,学习通过历史资料的收集、甄别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在脑洞大开、打开思路的同时,还要学会加以求证,而且这种求证不是简单的询问老师,而是应该自己动手去耙梳材料。同学们不要觉得这样会浪费时间,要知道能够独立地思考并通过自己对资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的掌握来探寻问题的答案,是大家将来从事研究或参与社会活动必备的素质。

2、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3、“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5、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6、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

7、分别是《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如下:

8、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望庐山瀑布》

9、(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10、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2、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13、一个“思”字——思念的“思”巧妙地从景及人、将动态的景物描写转化为引而不发的思乡之情,而这个“思”字、这一轮月亮也贯穿了李白的一生,月亮从此成了李白的最爱,也成了李白思乡的经典意象。大概在一年多之后,他从长江上游来到长江下游,在客居旅社时就写下了著名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15、“峨眉山月半秋水,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那是李白的一次诗魂孤旅,探访峨眉山月,盘亘出纵横驰骋的千古绝唱。

16、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8、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19、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20、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上一篇:峨眉山金顶名句【精选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