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1、第5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平均得分11分。前两题考查直接性默写,给出上句填出下句。这两题相对来说简单,学生都会默写,但是字写错得比较多。
2、老师注重内在,母亲注重结果
3、⑿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4、“句子的含义”,一般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5、景物描写的作用:
6、回去,你娘问你,你陪着你爹去看X光了吗?你怎么说?男人问。
7、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文中的警句;篇末的结束语;
8、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9、“你到哪儿去买?”我没好气地说,“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10、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1、词语用得很好,它的原意是,在这里的意思是,表现了(结合小说主题)。
12、C.③②④①D.①②④③
13、包括:词义照应,如就某个词找出与之对应的描述句子;
14、小说对人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
15、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16、F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景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密切关系;
17、②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的、吃的,一古脑儿交给葵葵。
18、第10题考查对关键语段的理解。题干表述: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这道题的给分点在于:①这一段叙述了我听到“摸叶子”后的特殊反应;②形象地写出了第一次看到了哥哥“摸叶子”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③用我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哥哥“摸叶子”时所忍受的巨大痛苦以及他为这个家庭做出的巨大牺牲;④抒发了我对哥哥的关爱、怜惜和感激之情。
19、解答此题有两个注意:一是注意要找对范围,二是注意分析要全面。
20、在此次活动中你被推选为主持人,请给该活动写一个简要的开场白。
二、说说对标题的理解
1、原紫荆中学化学提分名师
2、内容不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简洁
3、⒄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4、穆老师先是百度了一下,解释如下:
5、男人慌忙朝他眨眼。安检员正大喊大叫,忽略了男人急切的眼神。(b)男人飞快地拉起他的儿子。男人说,走,我们去等火车吧!
6、材料的选择——为何写这个内容;某个内容去掉好不好;某个内容可不可以换成别的内容;写这个内容有何作用等等。这样的题目既要考虑材料本身写什么,又要考虑文章的中心,进而理出二者的关系,最后按要求答题
7、标题: 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
8、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9、2 因为小孩子画里的想法是爱惜生命,所以老师很赞赏,给了满分。
10、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11、《等待一双脚为我停留》是作者移居澳大利亚后创作的第一本感悟生命、体验人生的美文精选集,也可能是市面上第一本以幽默活泼、清新欢快文风写就的励志感悟哲思图书。该书诚如漂泊异乡的作者所言,是温暖您内心的文字。书中既关注个人成长,又反思中外文化的冲突与传承:既能给您带来生活小甜品般的温暖和甜美感受,又能带给您文化大餐般的睿智和思索。真正从心里流出的音乐来到世上,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寻找聆听的耳朵;真正用心创造的艺术来到这世上,不是为了赢取名利,而是为了寻觅知音。财富值要多点,不要小气。
12、“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了紫罗兰的生长,那些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13、(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14、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15、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6、独创“王氏数学”教学法
17、(1)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18、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9、⒂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20、告诉七岁的儿子安检仪就是X光机。
三、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1、赏析小说的写作特色。
2、学生之前见得最多的是对一整段材料进行概括,多则概括需要找共同点和不同点,对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有机整合。
3、(答案)生动形象,新颖别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好日子坏日子比喻成花格子布,把有爱的日子比喻成;具有美感,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评分说明:(2分)答出修辞手法及作用得1分;答出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得1分。
4、某中学九年级(4)班准备开展以“我在磨炼中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5、如果在结尾,交代结局、真相,表现作者态度。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6、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7、标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标题的内涵、作用和拟标题!
8、④大部分同学没有概括相关人物描写的关键词。
9、B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及心理等描写。
10、问题根据小说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11、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说说你理由。
12、安东尼在周末前就穿上了那条银色的裤子,他没有只穿一次,而是经常穿。他的几个朋友也很喜欢这条裤子,纷纷拿钱给我,要我帮他们做。“那是安东尼自己做的。”我自豪地告诉他们。
13、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14、4学生心中有情节内容,但是落实到文字在意义上就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如“每周末我都做鱼头豆腐给郝大爷”“每天都送鱼头豆腐”“老板要求我送鱼头豆腐”;
15、少数同学字迹潦草,不在答题区域作答
16、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17、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18、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写景状物抒情,要分析行文线索、写法、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19、其次,要读出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思路。理解了文章的思路对理解文章主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两个问题要同时解决。而且,理解了文章的结构思路,对于常出现的大分值概括信息题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出现遗漏信息点。再者,读清楚了某些结构,例如,总括段、过渡段等,可以帮助回答某些问题。
20、中考语文知识汇总(整理)
四、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标题中温暖一词的含义
1、1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结合文章内容及中心分析)
2、父亲的游戏也是文章的主线贯穿全文;
3、老人装了一碗米饭,像往常一样念叨起来,要是有一碗鱼头豆腐就好了。
4、“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老板感叹道。
5、部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整理)
6、2部分学生基础的情节信息能筛选出来,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转述事件;
7、①概括文章内容;②交代行文线索;③点明写作对象;④点明主旨或突出中心;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8、所谓“化题”是指,我们接触文后的问题时应该清晰明了出题人的命题意图,至少知道这道题目具体考的是什么。例如,题目问:文章开头写了某某内容,你来分析评价一下。这样的问题实质考的是什么呢?我们进行一下化题:文章开头内容分析评价——考察散文开篇选材的作用——可以从对内容、结构和主题三方面的作用来回答。那么我们化完的题目实际是问:这篇文章开头所选的材料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中心所起的作用。文章开头的材料在内容上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与表达的主题一致,那么常常是开篇立意。如果与文章主题相反,那么常常是欲扬先抑。结构上能有什么作用呢?大致是全文的总纲或者铺垫之类。对主题的作用呢?大致应该是开门见山标点明主旨之类。
9、③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感受。④渲染气氛。
10、第19题考查画面描绘。题目要求学生对龚自珍诗歌《己亥杂诗(其五)》的前两句进行情景的描述,一是考查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程度,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该题我们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浩荡离愁”、“白日斜”、“天涯”三处的理解和表达。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诗人的情感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基本上能指出诗人此刻的“离愁”,但是对于诗句中时间的把握还不能尽如人意,对“白日斜”的理解不太到位。另外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于“天涯”一词的理解还不是特别深刻,在进行相关表达时显得有点杂乱。此外,该题中同样出现了错别字的现象,最严重的是,部分学生把“夕阳”写成了“西阳”。
11、所以下联为: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地探”书传奇。
12、怎样分析某些句子的含义?
13、1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结合文章内容及中心分析)2标题的作用(1)解题思路:大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1全文的线索作用;2总结全文,点明主旨;3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4运用修辞,形式新颖,吸引读者;5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6交代发生的环境。(前4点为主,答主旨时一定要把表现什么主旨写出来)
14、男人冲儿子笑笑,你看好了„„
15、是X光的原因„„你昨天跟我讲过。儿子说。
16、我在郝大爷的赞助下到技校读书,爱心继续在传递。
17、至于答题是否分条,我主张分的,但是不是随便的分,要让阅卷人看出你的答题思路。例如看出你是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的,或者看出你的句子的理解是分表层和深层含义两方面作答的。
18、第14题考查标题的含义。题干要求: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这道题的给分点在于:①屋顶中间高两头低,外形像山。②屋顶牢固结实,可为家人遮风挡雨。③屋顶喻指父亲高大的形象和深沉的父爱。④子女在“屋顶”的荫蔽下,要学会感恩父爱,支撑、呵护亲情,让亲情像“屋顶”一样牢固。
19、答题语言得体、准确,书写工整
20、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一声哭了。
五、联系短文内容,说说掩饰是指什么
1、第13题考查插叙的作用。题干表述为:第⑤段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4分)这道题的得分点在于:
2、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3、结构上与后文照应,内容上隐喻了孩子的内心是如同阳光一样美好。
4、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5、②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呢?钱吗?好像不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承认他过的是好日子。钱少的人或没钱的人,也不一定觉得他过的就是坏日子。健康吗?好像,也不是。无痛无灾的人不一定觉得她过的是好日子,罹病残疾的人也不一定承认他过的就是坏日子。美丽和能力吗?似乎,更不像了。看看周围,有多少漂亮能干的男人和女人,锁着眉苦着脸,抱怨岁月的难熬啊……说了若干的标准,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限呢?
6、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7、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会忽略概括“本文的主题(中心内容)”与“本文的内容(主要内容)”的区别。后者仅仅是概述内容,重在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发展和结果,而前者在此基础上还要说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等等。
8、诗眼“X”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9、这一步要求有“三读”。“一读”――文章主题。“二读”——文章结构。“三读”——读出重点词、句、段。
10、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11、表层义(即字面义)﹢深层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指代义)。
12、第6题考查名著阅读。考查的是《西游记》和《骆驼祥子》两部名著,满分4分,平均分为整体分值较低。综合分析,分值低的原因如下:
13、“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14、第二:精读文章,弄清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注意线索、过渡与照应、段落层次。
15、侧面烘托:A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B从侧面烘托XX的XX特征
16、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17、按照情节发展划分区域,确定概括的范围。
18、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⒃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20、1答题不全面,大部分学生每题得分只得一半,没有写全该情节范围内所有事件;
上一篇:秋天说说短句【精选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