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人净化心灵禅语
1、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2、格局小的人往往“心穷”,他们只关注眼前,所以会让自己贬值甚至报废。
3、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4、山河一诺,遍踏阡陌,未见浮生能几何。
5、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
8、空有外貌的女人只能像花瓶一样,一碰就会碎;而仅仅依靠双商的女人,可能会八面玲珑,却少了大局观,不知路在何方,照样难以走远;只有格局大的女人,才能在迷雾中砥砺前行。
9、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10、爱情原如树叶一样,在人忽视里绿了,在忍耐里露出蓓蕾。——何其芳
11、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2、40岁的袁泉,淡雅如兰,已到而立之年,依旧没有半分油腻,干净的一尘不染。
1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4、关注「李居明」您身边的风水改运知识
15、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6、超脱于尘世之外,魂魄归于天地精华中,来去无形,了无牵挂。
17、我以本人自己的感触,推荐3本书:《普贤行愿品》,《文殊菩萨十大愿》,《华严经净行品》。读诵的顺序就是这个顺序。谢谢!阿弥陀佛!
18、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9、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
20、❤❤❤“有亦可,无亦然”❤❤❤
二、
1、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
2、真正的智慧是接纳,外不起分别,内不生对立;不与天斗,不与人争,不和自己闹别扭。
3、洞悉宇宙真相,回归生命本源。
4、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7、人生何必太清醒?做粥要放三分米,七分水。处事要三分为己,七分为人。对朋友要三分认真,七分宽容。对家庭要三分爱,七分责任。看文章,三分在看,七分在品。人生就是掂量着来,适时的糊涂会让你的生活乐趣无穷。
8、格局比女人的外貌、情商、智商都要重要的得多。
9、2026年和2027年赤马红羊劫,会有大事发生,这个事情的可靠性有多大呢?
10、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2、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1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15、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而停滞不前了。
16、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1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8、只有那些保持内心开放态度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他们永远处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导向成功的目标。
19、——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20、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三、
1、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2、女人的人生,不是为他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悦人不如悦己。
3、任阳光匆匆流淌,斑驳了彼此的时光。山高水流长,天涯何妨,流离不过远方。
4、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5、若能一切随它去,便是世间自在人。人生这一辈子有时想想,还真是除了生死,什么都是闲事。没有一样是你带来的,也没有一样是你能带走的,来这世上颠一回,一切的拥有只不过是借用,总有一天要连本带利的还回去。所以,不如一切随心,一切随缘。
6、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韧性和耐性,面对人生接二连三的阴雨,我们要拥有坚强的信念,来向往我们美好的明天,我们渴求的高光时刻。
7、不要试图控制别人,不要要求别人理解你。
8、于丹曾说: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9、别总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你必须明白,要走的人留不住,装睡的人叫不醒,不喜欢你的人感动不了。
10、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1、而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最大变化是对佛的理解。在佛教中,佛相当于神,而中国的佛学逐渐形成了“人人皆有佛性”和“顿悟成佛”的观念。这些观念首先是由竺道生提出来的,后来为禅宗所继承,成为禅宗的理论基础。
12、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13、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