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蒹葭运用比兴的句子赏析
1、答:1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2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一改送别诗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传统情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名句。
2、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3、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4、结合诗歌的尾联(最后两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5、“琴瑟友之”是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是敲钟击鼓使她快乐。这两个场景不是现实描写,是男子设想姑娘已经答应自己的追求和设想结婚时的热闹场面。
6、名句赏析: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海内”与“天涯”相对,工整自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只要友情深厚,即使是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
7、解析:第一题,通过本文的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再根据诗歌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知作者并没有因为送别而悲伤,而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题,从写景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字词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8、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扩展资料: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
9、句子解析:这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10、答案:《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11、A.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1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3、运用赋比兴手法的句子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4、《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15、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16、点评:王勃是唐朝著名诗人,有关他的信息要明确记忆。
17、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18、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19、(2)《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0、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
二、蒹葭如何运用比兴手法
1、解析: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2、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3、A.前两句描绘作者借酒消愁的情景。作者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感受到的并不是欢乐,而是无法排遣的寂寞与惆怅。
4、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5、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6、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7、赏析:比兴手法,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的大胆执着追求,感情坦率、朴实。《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8、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9、温馨提示语文知识,学习指导,精美文章,名师讲座。语文高手(ID:ywgaoshou),欢迎关注。
10、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11、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12、点评:本诗表达的情感比较独特,学习时要注意体会理解。
13、苍、霜、方、长、央
14、因该用的是比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一般诗经中比,兴的手法都是不分家的。只是相对来说“比”的内容是否明显。蒹葭中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营造出一种萧索,寂寥,孤独的氛围,来“比”思念佳人却难以相见的心境。所以应该是比兴。
15、《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6、这一句,以天地之大来衬沙鸥之小,以广阔的天地反衬自己像一只孤零零的“沙鸥”一样无依无傍的落寞惆怅,传达出一个人在现实与历史长河中无力自主的无奈。
17、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18、诗词情感:这首诗热情赞美了山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习俗,表达了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和对山村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19、全诗共三节,每节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气氛。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像、幻想交织在了一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而这一想像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20、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三、蒹葭中的比兴句子
1、诗歌抒发了一种的感情。
2、诗词情感:这首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诗人以全新的视角,动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惜別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蒹葭》一诗,无疑地是诗人想见一个人而竟不得见之作。
4、答案:此句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所以,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5、虚实结合,可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6、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8、答案: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发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9、句子解析:运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鸣叫声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10、小乐乐已经给大家总接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赶紧收藏这套实用的攻略,总会用到的
11、(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12、(3)“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13、哲理:前后古今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
14、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含哲理的理解。
1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6、点评: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作答。
17、句子解析:“丧乱”指“安史之乱”。屋破雨湿更显夜长,悲苦之情从心中发出。“何由彻”与“未断绝”照应,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18、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前者为“虚”,后者为“实”,这一“虚”一“实”,两相映衬,寄寓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19、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20、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四、蒹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1、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上任路途的。“”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3、请简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5、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两句诗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6、(8)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7、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8、答案:卑湿荒远|艰险|望
9、主旨:描写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10、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答案及解析: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主人公绝望的情绪)
12、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13、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14、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15、炼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不但营造出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迈的感情基调。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
19、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2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五、蒹葭的比兴手法的句子
1、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点评:学习古诗,对古诗有关知识要有所了解。
3、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4、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5、炼字:双声词(如“参差”)、叠韵词(如“窈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6、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请具体说明。
7、诗歌采用设问的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发人深思,达到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的效果。
8、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怎样的心曲?
9、本诗中严整对仗的诗句是,点出“送”的主题的诗句是。
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12、解析:结合全诗,分析此诗句的内容,从其表达情感的方式分析其独特的风格,说明其所表现的诗人精神特点。
1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14、C.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15、(11)本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1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7、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部分写送别,后半部分是咏雪。
上一篇:97句关于tnt的生日祝福语(tnt生日祝福表情包文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