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
1、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统编七下)《伟大的悲剧》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及其队员探险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比喻对偶夸张
4、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顶针
5、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问和答之间必须构成因果关系才是设问。
6、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7、(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9、举例:(统编八上)《背影》一文,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而文章最后又回到现实。
10、(2)她们扒着船……下半截身子像长在水里一样。
11、(概念)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2、②喻体要能给人带来美感,不能说“瀑布像挂面一样,直直地挂在山前”,可以说“瀑布像是一面用珠玉做成的帘子”。后一句所选的事物比第一句更能给人带来美感。
13、高考中需要掌握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4、(例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5、事件发展变化线(明线)
16、想考9让大家知道你“在看”
17、辨析:甲(本体)如、像、似的、若、犹、好像、仿佛(喻词)乙(喻体)。
1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化动为静)
19、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
20、①判别主次分明与否。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主要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另一个主要事物,主次分明。
二、人物描写加修辞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3、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比喻: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本体)比作什么(喻体),形象地写出了(喻体)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5、“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6、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主要从两个方面确定:
7、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8、(解析)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考查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注意答出实景“白马江”头的景色和虚景“黄牛峡”,然后分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9、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10、注:蛩:这里指蟋蟀。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11、以某一件具体(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统编七上)《雨的四季》以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为线索,表现了四季的雨的不同形象和特征,描写四季的雨景和给人的感受。
12、排比句通常会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构成。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3、QQ学生资料群:1079415612
14、(例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15、修辞(前面八种重点掌握)和表现手法
16、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照对仗要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7、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18、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2分)
19、比喻的喻体一定要出现,本体不一定要出现;比拟的本体一定要出现,拟体不一定出现:
20、(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三、人物修辞手法的句子大全
1、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
2、(统编七上)《春》中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情致,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吴融《华清宫二首》)
4、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借代)
5、(赏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借代
10、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11、(1)人本是散落的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
1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13、上下两句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4、……与……相互照应,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5、3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16、概括描写(总体,抽象,轮廓)具体描写(局部,确切,细致)
17、(可以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的是借代。)
18、9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19、(统编九上)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第二人称“你”对话,亲切自然,情感真挚。
20、“无疑而问”,往往是明知故问,是自问自答。作用在于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比如: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发展?最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四、修辞手法描写人物的好句子
1、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2、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
3、以地点转换的顺序为线索。如:(统编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活动地点为线索,先写“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再写“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
4、“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现确定的大啊。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可以打感叹号。
5、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6、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的描写。
7、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我想他了,我想他了。(反复)
8、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9、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10、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1、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12、作用:①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⑧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13、(概念)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4、神态描写
15、定义: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只是位置移到了前面。(倒叙是一条线索,只有1个故事)
16、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17、简要说说一二句与三四句的关系。
18、赏析修辞手法的答题技巧
19、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20、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所作的叙说和交代。(中考真题多以记叙为主,尤其是把插叙、倒叙作为考查重点)
五、人物描写修辞的句子
1、(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3、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4、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
5、你看,那个眼镜又来了。
6、(概念)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
7、反问:加强语势,激发情感
8、②本体和喻体要有共同特点,并且在比喻中能表现出这一特点,如,“他的手粗糙得如同老树皮”,“他的手”和“老树皮”共同的特征是“粗糙”,句子中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因此,这是个较为成功的比喻句。
9、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赏析:运用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精明干练。(奇人奇貌,必有奇能)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双手比做白鸟;运用了一系列传神的动词,比如:触,飞,贴,上,生动地表现了苏七块精湛的医术。(连串动作,医术了得
10、(赏析)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11、(赏析)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2、咬嘴唇会导致上下牙床变形,影响牙齿的生长发育,因此家长应该防止宝宝咬破嘴唇。有一种可能就是宝宝咬嘴唇是无意识的,过段时间自己就会忘记,家长千万不可强行禁止,应该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当孩子咬嘴唇的时候,就逗孩子笑,或者给他喜欢的玩具,宝宝一开心,就会忘记咬嘴唇的事情了。
13、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并加以评论总结。
1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列锦
15、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统编八上)《回忆我的母亲》以回忆“我”的母亲在“我”童年时对“我”的教育为线索。
16、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黄保余老师
17、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18、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19、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20、“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六、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
1、(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2、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3、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强烈)地写出(表达)了……的特点(感情)。
4、与之前出现的问题类似,你可能不太细心,有些缺字、错字的现象。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以后注意就好了,整篇文章还是瑕不掩瑜的。
5、原材料代成品等等(种类较多)
6、①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是比喻,要指出本体、喻体:把____比作了____。如果是拟人,要答出赋予____以人的行为/特征/情感/思想)
7、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8、QQ老师资料群:497408870
9、答案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思乡之情。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拟人
11、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12、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拟人
1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14、答: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15、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借代)
16、总结性资料,请妥善保存
17、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8、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20、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作用)。
1、在文章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叫作借代,被替代的事物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
3、上下两句意思相反,相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4、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虚实结合、对面落笔)
5、(概念)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6、甲是已:有本体,喻体,没有比喻词(常用的是“是”“成了”“变成”)
7、(概念)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8、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9、(赏析)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10、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11、“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12、采用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与挪移的方式描摹对象,以感觉写感觉,可以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加文采的效果:他说的话都是甜的(形容的通感)
13、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14、拟人: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什么一词把什么拟人化,生动的写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5、何当:怎么能够(安上)。
16、参考答案: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17、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18、(例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19、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或看法。
20、定义: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1、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上一篇:58句六一给女朋友的祝福语(六一对女朋友的祝福语有哪些文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