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稼轩长短句
1、清代彭孙遹《金粟词话》:稼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秦、周之佳境也。
2、到这里,只剩下一个大宝贝,我们尚未露出:
3、✦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4、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5、不过,以上只是指辛弃疾词中主流部分的艺术风格而言。
6、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7、北宋末年,金军大举南侵,家国羸弱,靖康之难,中原大部为金人所占,祖父辛赞为你取名“弃疾”,望你比肩去病,驱除胡虏,克复中原。然命途多舛,壮志难酬,无奈留下“天妒英才霍去病,生不逢时辛弃疾”的慨叹!
8、在辛弃疾笔下,激昂的内容和豪放的艺术风格得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9、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0、《稼轩长短句》又名《辛弃疾长短句》、《稼轩词》,是南宋大词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稼轩长短句》一书,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另外,作者还善陶铸经史诗文,和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内心的情思。亦长于白描。词风虽以豪放为主,却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流丽,妩媚,兼而有之。缺点是有的作品堆砌典故,冷僻晦涩,有“掉书袋”之嫌
11、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2、语文大师: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3、严实,博士,熟练掌握英语、德语两门语言。中学时为了唱意大利语歌曲而和同学一起自学了意大利语发音,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接触过日、朝鲜、蒙古、满、藏、西夏、维吾尔、越南、他加禄、泰、梵、波斯、阿拉伯、土耳其、俄、拉脱维亚、希腊、瑞典、荷兰、冰岛、拉丁、法、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语言。2019年4月于《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
14、投稿交流/商务合作,欢迎联系
15、《青玉案·元夕》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16、莫献寿星香烛。莫祝灵龟椿鹤。只消得、把笔轻轻去,十字上、添一撇。
17、希望这套作品,你会喜欢。
18、在专辑封面的设计上,我们的艺术总监也与设计师反复碰撞,“辛弃疾不应该策马奔腾,应该是骑着超酷炫的摩托车”(虽然最后也没摩托车:
19、以“有心雄华泰,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词人。这位开辟一代词风的大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先天禀赋与后天经历共同造就了他的文韬武略,也使他的词作让所有婉约派的词人望尘莫及。辛弃疾胸藏万卷,对经、史、百家无不运用自如,对前代词人的作品莫不广采博收,因而形成他慷慨悲壮、大开大阖的风格,其中抒发的真情、至情、豪情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辛弃疾,二十五岁开始仕宦生涯,四十一岁居于上饶自号“稼轩居士”。他把浪漫挥洒在军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与军营作乐,与沙场行欢,与兵戈作词。他把豪放点缀在山河日月里“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以千古望史,以长江缕世,豪情满山川。他把战乱时代的乡野哀愁反转成上元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美好期望。
二、稼轩长短句集 辛弃疾
1、✦赋:写。✦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2、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扭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3、唐诗与宋词,双绝之艳,我更喜宋词。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元曲争奇斗艳。词人之范,我最喜辛弃疾,词风以豪放为主,却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流丽,妩媚,兼而有之。词中之最,我最喜《稼轩长短句》,《稼轩长短句》一书,共收辛弃疾词六百二十余首。挥洒了爱恨情仇,感慨了生老病死,描绘了山川四季,星河烂漫。辛弃疾的浪漫在军营,豪放在山河,哀愁在乡野,心中有寰宇,词中有世界。
4、清代谭献《谭评词辨》: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而下则扩。起二句赋色瑰异,收处和婉。
5、《漱玉词》是李清照毕生的优秀作品选集,它凝结了李清照一生心血,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哀愁幽恨,都在漱玉词中体现。从早期的纸醉金迷,到后来的忧国忧民,从清丽华美,到婉约哀怨,李清照的一生都为漱玉词所录。《稼轩长短句》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6、首两句叙事有趣。他醉得像一滩泥,被人放在车上倒着拖了回来。也许用的是乡间的板车,而拖他的就是热心的乡亲。所以他们的孩子也跟着在车子四周拍起手来笑。一幅非常有趣的醉汉童戏图。
7、關於辛棄疾詞集的刊刻情况,梁啓超、趙萬里言之頗爲清晰。因采擇前人諸説,對勘廣信書院刻本略述如前。
8、稼轩长短句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算是词集吧。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9、《稼轩长短句》,彩虹合唱的又一张合唱艺术套曲专辑,一部陪伴我们走过整个乐季的作品,今天终于正式发布辽!
10、稼轩长短句是以作者的号命名的。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11、《稼轩长短句》由金承志为辛弃疾的四首词作曲而成。它不仅仅勾勒出辛弃疾人生的四个重要片刻,更描绘了当时当下的意境和画面。
12、《元本稼轩长短句》一书所选底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全书十二卷,共辑录辛弃疾词573首,传世孤本,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两行。书中钤有“袁氏鱼叔”“梦鲤”“朱之赤鉴赏”“黄丕烈印”“荛圃”“曾藏汪阆源家”“宋存书室”等印,表明原书在清代由藏书家黄丕烈转归藏书家汪士钟所有,后入藏另一藏书家杨以增海源阁。近代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得于海源阁后,慨然捐中国献国家图书馆。该书还有清黄丕烈、顾广圻跋以及陶梁、瞿中溶、汪鸣銮、王鹏运、许玉瑑等名家题款,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
13、“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14、21岁的你,肤硕体胖,目光有稜,红颊青脸,健壮如虎,聚集2000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北方起义军。在你南下联络朝廷之际,传来耿京为叛徒所杀,义军溃败的消息。你怒发冲冠,仅率50余骑日夜奔袭,强闯金军大营,万军从中生擒叛徒而还,酣然大笑“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15、概括地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两句,意义连贯而下,是很长的句子,但却顿挫鲜明,铿锵有力,绝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入固定格式那么简单。
16、近代梁启超《艺蘅馆词选》丙卷: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17、轩: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或者是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18、人生一蹉跎,“白发早发生”,这年你已64岁高龄,朝廷北伐重新启用了你。本以为你早已意志消沉不复当年,谁曾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从世外田园踏步而出,欲学刘裕“气吞万里如虎”,望比冠军“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然而朝廷再次辜负了你,辜负了你心中那份不灭的豪情。4年后,当朝廷再次启用你时,那个曾经健壮如虎的少年早已久病缠身,卧床不起,满怀遗憾的你指着北方呐喊三声:“杀贼!杀贼!杀贼!”连呼数声,声断而逝。
19、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
20、己亥之秋,九月生魄,月明星稀,孤身步于中庭。天高地阔,风云悸动,遂言问天,何所谓大丈夫?对曰:“其必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嗟夫,当有此人乎?
三、稼轩长短句是什么类型
1、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
2、“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3、蓦(mò)然:突然,猛然。
4、《稼轩长短句》是辛弃疾词作最完备的集子,是欣赏、研究辛词的代表著作,其词作洋溢着爱国热情,这是辛词的主流。辛词又喜用典,读者若对典故不熟悉,可能会对辛词缺乏更深的认识。
5、词的下片,有点儿欲扬先抑的意思:你们不用送寿星香烛,也不用祝她如龟鹤一样长寿。只需要把在她的八十的“十”字上再添上一笔,变成“八千”岁就行了呀!
6、所表之情:上片之“强说愁”指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饱经沧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哀愁。“欲说还休”表达词人有苦无处诉说的痛苦矛盾心情,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内心的孤独和压抑。“却道”句以外在的轻松洒脱来表现内心的沉重抑郁,别有况味。
7、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8、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9、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10、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1、这泣血般的哀鸣诉说着仁人志士的不甘,携带一片赤子忠心穿透千年,我仰首望天,仿佛遇见了那孤寂少年,一袭青衫,一把佩剑,挥了挥手,昂然走进历史诗篇。
12、《稼轩长短句》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
13、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生、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14、宋代的词坛主要继承了晚唐五代婉约之风,而辛词在内容上无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并成就了独具一格的“稼轩体”。
15、三首还使用人声模拟古琴。这种古今之间的交错使词句更加动人,让人体会到文化随时间流淌而不消融的魅力。
16、不仅如此,金老师也根据辛弃疾本人在作品中呈现的情绪,用自己理解的中国风格音乐去创作音乐,根据词作的抑扬顿挫仔细安排了段落,在套曲的第
17、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18、《稼轩长短句》不是体裁,是书名,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稼轩长短句》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长短句是词的别名。由于近体诗都是整齐的五字一句或七字一句,而词大多没有这么整齐,显示为长长短短的句子,被称为“长短句”。
19、✦识尽:尝够,深深懂得。”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
20、辛弃疾(中国·南宋1140~1207)
四、稼轩长短句辛弃疾 我有金樽谁有酒全文
1、莫道词人,犹解识、晦庵老子。叹当日、东南半壁,残山剩水。禾黍中原悲板荡,瓢泉一曲歌清泚。算词场,跋扈几人雄,推青兕。
2、辛弃疾好酒嗜酒,喝酒对他身体损伤很大,他自己在词中说他是“甚常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3、《稼轩长短句》收录了620余首辛词,数量之富,质量之优,堪为两宋之冠。这些词作表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感情,涵盖了广阔的社会内容,有的抒发报国雄心,批判南宋统治集团的苟安误国,有的歌咏祖国的壮丽河山,描绘农村的现实生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辛词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雄奇豪壮而又苍凉沉郁,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5、东坡老,前身是,刘过辈,何堪齿。数千秋唯有,遗山知己。万事古来风月好,一生消得江山美。料孔门、点也野人狂,都如此。
6、只剩10套,数量有限!
7、姜夔、辛弃疾(原文)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岩。——(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姜夔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8、再识辛弃疾,已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同辛弃疾一样,虽未驾的卢,却也脚步飞快,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每做一件事要有效果,有声音有速度。也已是将爱国的情愫锤炼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般“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的勃然胸襟,爱国之情虽不及大江大河般涛然天瀑,却也能引旗聚力,虽不及鲸吞大海的宽旷雄厚,却也能星火发亮。虽未到“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的闲置,却也有了“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的时常回望自己,检讨自己的思绪。
9、自此步入仕途的你积极献策,《十论》、《九议》字字珠玑,“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然而你却高看了这南宋朝廷,任你“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也抵不过皇帝的苟且偷安。不惑之年的你踌躇满志,微微一叹,“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满腔热血化作灵动字符,这一页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柔情似水,下一页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万丈豪情。
10、绍熙五年,五十五岁的辛弃疾官场失意,打算辞官归隐,但是他的儿子却极力反对,原因是家中的田产还没有购置齐全,希望辛弃疾在位的时候,能够多购置一些,将来为子孙留条退路。辛弃疾听完大骂不肖,写下一首《最高楼》,在小序中说: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11、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12、“读书心苑”往期文章见下方超链接,不要错过这个活动哦!
13、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14、书中钤有袁氏鱼叔、梦鲤、朱之赤鉴赏、黄丕烈印、荛圃、曾藏汪阆源家、宋存书室等印。表明原书在清代由藏书家黄丕烈转归藏书家汪士钟所有,后入藏另一藏书家杨以增海源阁。近代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得于海源阁后,慨然捐中国献国家图书馆。该书还有清黄丕烈、顾广圻跋以及陶梁、瞿中溶、汪鸣銮、王鹏运、许玉瑑等名家题款,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
15、答案:A快乐积累: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因此取名为《聊斋志异》。
16、李翔宇,阳光帅气的大男孩
17、辛弃疾词集,宋时信州和长沙均曾有刻本。宋信州刻本《稼轩词》即十二卷本。此元刻本卷十二后镌“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题记。己亥乃大德三年,中吕即孟夏,为农历四月。因知此本确为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顾炎武曾说元代书院刻书有三善,此书可谓三善皆备。在元代书刻中堪称别开生面之作。书中原缺卷四第十六叶、卷六第十叶、卷十一第四与第五合一叶,凡三叶,乃由当时馆于黄家之顾广圻据毛氏汲古阁钞本,检原书所有之字集而补钞,遂使原书缺而复全。此书曾为天津周叔弢先生所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氏所藏珍善之本全部捐献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
18、然而,正如团员们在乐季节目册中所写,虽然每个人都在说中古汉语“真的很难”,却也从中收获了不同的乐趣——新入手一门语言,就会多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就像是“年轻态健康品”,刺激着大家在台上不断释放着新鲜感。
19、“辛弃疾”已经一路“骑着摩托车”跟着我们游历了六座城市、见过万名观众。与《泽雅集》、《落霞集》、《白马村游记》、《相遇》等或精细静谧、或直戳泪点、或酷炫澎湃的套曲不同,《稼轩长短句》或许初听来更加接近传统古典音乐、更加有距离感。
20、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五、稼轩长短句以什么命名
1、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3、和苏轼一样,辛弃疾也是在语言技巧上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这固然有些简单化,但也确实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杯,汝来前!”(《沁园春》);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4、辛弃疾。《稼轩长短句》是辛弃疾的词集.辛弃疾,南宋时期的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故自号“稼轩居士”。
5、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仗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6、稼轩长短句是以作者的号命名的。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copy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知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道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7、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8、其次就校勘問題,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本也值得關注。據王鵬運跋文,其於光緒丁亥(1887)九月從楊以增海源閣假得此本,對勘汲古閣刻本,發現毛刻雖未校補元刻本所闕三頁,但另有其他“妄校妄改”的現象,當然也有原本訛奪而毛刻勘正之處。而更讓王鵬運生疑的是,黄丕烈、顧廣圻既然申言以汲古閣抄本對校廣信書院本,但爲何出現毛抄闕處,居然與元刻本相同呢?據王鵬運進一步追索,汲古閣用來校勘元刻本的底本乃是李濂評點本,而李濂所用的底本乃明萬曆間刻本,則宋代信州本傳至後世,或非一途。汲古閣刻本與汲古閣抄本之間,文本差异固自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