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6、㈥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9、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衬托’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用来衬托的两种事物通常有主次之分。衬托可以区分为正衬、反衬。)
11、(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2、《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这样写的作用是,本文写“莲”的品质,用作正面映衬,用作反面映衬。
1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15、阅读理解。(共2小题,共100分)
16、我总以为,菊花,是众花中的逸隐之士;牡丹,是众花中的富豪贵人;而莲花,则可以说是众花中的有德君子。唉!爱菊的人,陶渊明以后就不大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又有谁呢?而爱牡丹的人,倒是多得很哪!
17、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余以为妙绝()
1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9、予谓菊,花之隐()者也。
20、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二、《爱莲说》中莲的品质
1、⑴长枝节,生出枝节⑵少⑶停止⑷合宜,适合C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3、《爱莲说》以为主要说明对象,以为正衬,以牡丹为,借花喻人,写出了富贵者、的三种人生态度。
4、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5、(9分)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6、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同?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获取其他篇目的名著复习资料,
9、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这使文章更具思想性特点。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爱莲”的主题。宜接写莲,它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真的既惜墨如金,但写得细致得体,不乏文学意蕴。
10、(9分)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11、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2、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13、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14、“说”是议论性的古代文体之这篇文章借助“莲”来抒发感情,这种写法在语文上被称为,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
15、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华、水芙蓉、菡萏
16、予谓(认为)菊,花之隐逸者(……的人或物)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唉)!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听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应当)乎众矣!
17、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18、隐逸(yì)鲜有闻(xiǎn)噫(yī)
19、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20、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1、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2、《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是他的谥号。《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C.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②泯然众人矣
5、下列加点字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6、(2015年高考四川卷)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7、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听闻,听到)
8、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D
10、(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1、《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12、《爱莲说》中描写莲花不仅有清高的风度,而且有端庄的仪表,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13、(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5、“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16、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都是可以)
17、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18、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重。④使(雪)停止。
19、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
20、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四、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主旨句
1、陶后鲜有闻。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
2、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选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7、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8、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9、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0、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11、中通外直,不()不枝。
上一篇:65句形容一个人撑起一片天(形容男人撑起一片天空的成语文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