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袁隆平水稻博物馆说说
1、在展馆里,你不仅能细细品味水稻生长的历史;还能看到石斧、石犁、曲辕犁、蓑衣等琳琅满目的实物展,一秒唤醒农耕记忆。在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同学们更是体会到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艰辛,和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2、博物馆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分为陈列、库藏、公共服务、技术与行政管理等5个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和《梦想成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3大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700多件展品全方位展示农耕文化。
3、驻足田埂上,只见梯田自上而下,错落有致。风起时,稻浪摇曳,将手捧谷穗的“袁院士”掩映在一片金色中。
4、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荣获我国科学界迄今唯一的发明特等奖。中华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我国年青一代的科学家大有作为,需要袁隆平这样的楷模;从事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需要袁隆平式的淡泊名利的大家风范和奉献精神!
5、感恩袁老,一路走好。
6、上世纪九十年代,有美国经济学家曾向世界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而今,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研团队用实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回答。
7、水稻其实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使想要杂交十分之困难,袁隆平走遍大江南北寻找一种特殊的雄性不育的野生水稻,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出大量培育雄性不育植株的方法,以便杂交水稻的研究,如果你上过初中或是高中,就一定会知道这件事情....其如果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指的是袁隆平的雄性不育水稻,那这种水稻的产量是零,因为他根本不会自行结籽,也就不能吃,他只是用来做杂交试验的....
8、在展馆里,同学们不仅能细细品味水稻生长的历史;还能看到石斧、石犁、曲辕犁、蓑衣等琳琅满目的实物展,一秒唤醒农耕记忆。
9、世人都只看到他的成就,而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他的精神。
10、当然,这里除了水稻和恐龙,还有浪漫千亩花海,此时正是格桑花怒放的季节,它们汇聚成海,为公园注入一抹新鲜的颜色。行走至公园内,感受恐龙文化与水稻元素的相互碰撞,让人感慨万千。
11、他对中国甚至全世界的贡献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虽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和成就,但是他仍然像一介农民一样,每天奔波于稻田之中,仍然在不断的发现新技术。已进入高龄的他,仍然在用有限的时候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水稻的产量增加,在他离世前还在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水稻。
12、自豪,因为没有袁隆平的话,我们就有可能因没有食物饿肚子,我们应该感谢袁隆平,是她发明了杂交水稻,让我们的生活更好。。
13、沉浸式体验让科普活起来
14、为了策划与设计的顺利推进,设计团队特别聘请了中国水稻研究所两位专家对策划和设计人员做了大量的水稻专业知识培训。
15、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愿天堂没有忧愁,袁老,一路走好。
16、不论银行里有多少钱,袁隆平还是种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渐增多的条条皱纹,没有任何的变化。
17、也就是在这次会面中,袁老为大家讲了他的“禾下乘凉梦”。
18、一个婴儿的脚印,一对平凡却不简单的父母,一位看上去普普通通却被载入史册的科学家。这样的场景,会引发多少人的共鸣与感慨。
19、你别悄悄的来要赞完再走哦~
20、2016年,隆平水稻博物馆开馆。
二、袁隆平水稻博物馆实践总结
1、博物馆有一段对袁隆平的访谈提及秧苗被毁事件,让人十分动容。
2、2015年9月,在湖南水稻所的一个室内运动场,袁院士完成了幻影成像项目的拍摄。
3、九月的三亚,还陷入浓浓的酷暑之中,温柔的秋风吹散了许多夏日的不愉快,但却与三亚的余热“同流合污”,让人有些捉摸不透,出门涂防晒,则显得尤为重要。行程的第一天,我们没有和往常一样,直奔天涯海角,而是被这样一个地方深深吸引,它没有咸咸的海风,也看不到细软的沙子,但却让人耳目一新,它就是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
4、谨以此文致敬袁隆平院士。先生千古!
5、杂交水稻研究出来之后,袁隆平仍在继续努力。
6、可能他心里知道谁是黑手,却选择了不追究。
7、2019年10月21日,袁隆平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综合优势,可以推动我国的水稻生产向更加优质、高产、绿色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8、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耕种地,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还知道了一个叫“越人蒸谷与吴”的小故事。讲的是越国被吴国打败,发誓要报仇,于是就假装向吴国借稻谷,过一段时间再把稻谷蒸熟后还给吴国,吴国把蒸熟的稻谷当做种子播种,便陷入了饥荒,最后被越国吞并。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农业的重要性。
9、大米的美食可不少呢!让我们看看,经过了袁隆平爷爷的研发之后,我们日常通过各种加工,让大米大变身,成为咱们餐桌上一道道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
10、图文:1601班王瑞希妈妈
11、终身学习意识对一个国家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员,必须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不断在学习中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不仅取决于他的国民,还取决于它的周边环境。我们要不断吸收他国的优秀经验,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再创造。"一带一路"让我们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更加密切,不仅有利于我们文化输出更有利于我们学习他国优秀文化管理经验等。
12、一双明锐的眼睛似托翁般深邃,捕捉到一颗独特的水稻,不经意的发现使之恍然大悟,水稻可经杂交而得优良的新品种,于是那奇妙似魔术师般的双手塑造了籼型杂交水稻,造福于全人类,有力的将人类从饥饿之中解救出来。他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聪慧老人,他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老人,不为功利,而只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艰辛工作,他就是我们的,也是全人类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3、科技感强、互动体验丰富是隆平水稻博物馆的特色。馆内布置了近百个多媒体设备,包括环幕影院、幻影成景、360度全息投影等,让同学们与场景内容进行交互,拥有沉浸式体验。
14、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15、从发现到研究出杂交水稻,袁隆平用了15年。
16、这里大多陈列的都是见证水稻历史发展的脉络的器皿,将水稻的源起、发展、民俗文化等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其中的渊源得亲自体会更有韵味。
17、你问的问题很笼统,无法准确回答。袁隆平先生研究的杂交水稻,种一造(俗称一季),与同生育期的常规水稻品种比,约增产30%左右,但杂交水稻也有地域要求,中国的情况下,南方均适合杂产水稻种植,北方一般不太适合。此外粳稻类型目前尚好的杂交水稻组合(俗称品种)。本人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打杂。附言:目前中国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均无法在东南亚国家推广,因不育系无法适应热带的病虫害。
18、两鬓白发失颜光。
19、地址:星城社区服务大楼三楼
20、我不在家,我在田野里;不是在田里,而是在去田里的路上。
三、袁隆平水稻博物馆感想
1、博物馆拟建于湖南长沙。按委托方的需求,水稻博物馆将由“飘香的稻米——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等三个展厅组成。其中“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展厅正是为了展示在探索杂交稻栽培的过程中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展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心怀国家的情怀。
2、最后走进了“梦想成真”这个展厅。
3、袁老走好,你是国家的栋梁,世界的人才,造福了人类,历史永远记住您!
4、劳动是最光荣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爱劳动的人将永远焕发出美丽动人的光彩。没有詹天佑的劳动,哪有京张铁路的完美竣工,哪里有中国人的扬眉吐气?没有袁隆平的劳动,哪有今日丰产的水稻,哪里有今日的从温饱追小康?
5、袁老杂交水稻的研究,改变了千百年来,多少人苦苦追求,没有解决亿万大众吃饱肚子不挨饿的历史,解决了中国历史上缺粮的状况,并且为世界水稻生产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还为农业生产相关领域提供科学依据,不愧为农业科学技术的领军人物!袁老对农业科技的贡献是空前的、具有划时代的能载入史册的历史意义。我为袁老点赞,为杂交水稻点赞,为农业科技进步点赞,为我们的国家点赞!
6、从高空中俯瞰,人民东路、京港澳高速和滨河路交会的“金三角”,6颗饱满的“稻粒”在阳光的映射下金光灿灿,洒落在芙蓉区浏阳河东岸。
7、团队成员都没有农学背景,要策划设计一个水稻博物馆,意味着前期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开展。
8、因为杂交水稻研制出来以后,事情就结束了吗?袁隆平以及他的团队在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对于育种以及耕种方面进行技术方面的研究,终于,在2017年的时候,在水稻育种方面,有了突出性的技术成就,而且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水稻的产量不断的增加,居然达到了亩产1000公斤以上,彻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9、Wearefamily
10、实际我们吃的大部分都不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用实践证明了国外杂交水稻设想的可行性,给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培育方法并首次培育出来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之后中国国内外的科学家不断努力又进一步完善杂交水稻的各种培育方法和理论,培育出来了各种品种的适合各国气候的杂交水稻并给予推广。目前世界上的水稻多数是杂交水稻,但多数不是袁隆平培育的,但大多是站在袁隆平的成果基础上的产品。
11、一生为稻粱谋,一世为民生计,袁老用稻田一片筑起国民一梦。
12、直到现在,严教授也经常在课堂上把水稻博物馆的策划和设计作为教学案例,也会和同学们分享项目过程中和袁院士合作的点点滴滴。
13、本次活动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缅怀英模,激发儿童青少年的爱国情操。长沙县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会强化儿童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红色理想,扣好第一粒扣子。
14、袁老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严教授希望能在博物馆把他的梦想讲述给所有的观众,因此特地设计了禾下乘凉梦幻影成像项目,请袁院士亲自讲述。
15、穷尽毕生为国强,硕果累累授勋章。盐碱地上翻稻浪,沙漠荒滩堪称仓。
16、育种史上创奇绩,
17、地址:长沙县星沙街道松雅东农贸市场二楼
18、50多年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重庆的大学毕业,要分配到偏远的山村,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到了那里,你是要吃苦的啊!袁隆平回答,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19、走进《金色奇迹——水稻的生长、种植与研究》展区,除了用现代声光电展示育苗等过程外,在展区一侧的一整面超级稻种子十分抢眼,D优20、两优2合美古……这些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米饭”,让孩子们知道一日三餐的主食是怎么来的。
20、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袁隆平院士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身上的高尚品德。
四、参观袁隆平水稻博物馆收获
1、通过参观,见识了袁隆平爷爷艰辛地研究杂交水稻的历程与丰硕成果;了解种子到米饭的过程,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2、今天天气晴朗,妈妈带我去参观隆平水稻博物馆。我第一次听说水稻还有博物馆,很好奇这里会展示一些什么?带着疑问,我们出发了。
3、谷粒饱满稻穗长。
4、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而且在掌握农耕知识的同时体会科研者对科学的严谨与热爱,树立起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培育爱国情怀。正如袁爷爷说的:“人就像一粒种子”。在共产主义旗帜下长大的我们,要做祖国新时代好少年,努力做一粒拼搏、奋斗、积极向上的“种子”!
5、袁隆平爷爷,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6、展厅一侧展示着200多个形态各异、花色不同的米升。这些米升形态各异,花色也有不同,商贾之家米升上刻着“公平交易”,书香门第米升上镌刻诗词歌赋,家有老人,米升上刻的就是寿星……“升斗小民、家国天下”,小小米升不但能窥见各异的家风,也透露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袁隆平水稻博物馆参观#
8、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幅“动态耕种图”。它运用了高科技投影成像的方法,还原了水稻种植历经的所有过程,场景和人物栩栩如生!展馆还有很多蜡像人物在稻田耕种的场景,做得非常逼真,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9、参展者们在水稻科技展厅更是能体验到“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意趣。通过大屏幕的动画设计,参展者宛如置身小女孩的梦境中,与“米博士”踏上奇异旅程,探寻水稻的神奇与奥秘。
10、袁爷爷,您的丰功伟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愿您一路走好!
11、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12、地址:黄兴镇政府112社工站办公室
13、在博物馆里,还展出一件特殊的物品: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时的脚印模。
14、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中国科技方面元老级的人物,现在他离开了人世,乡亲们对袁隆平的敬佩之情喜爱之情,还有对他崇高的上崇高的敬意都在缅怀他的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袁隆平对中国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中国亿万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15、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众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克难关,一次次实验,一次次累计经验,最终解决这个难题,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16、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
17、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18、7月9日下午两点,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1909班的同学们怀着缅怀之情,来到了“隆平水稻博物馆”参观学习。在这里,他们从中国水稻的发展历史、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意义等众多方面,深入了解袁隆平为国家、为人民所做出的的伟大贡献!
19、这个展厅采用视觉听觉交互的多种格局将稻谷的生长和加工完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20、2010年3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出:“虽然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但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五年、长则十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了。”袁隆平认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
五、参观袁隆平水稻博物馆
1、正是因为当年在策划设计中设定了这个大型幻影成像的场景,今天的我们才能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内,通过幻影成像“禾下乘凉梦”看到袁老的音容笑貌,听他说:这是我真实做过的梦,叫做“禾下乘凉梦”!
2、问题:9月7日是袁隆平的生日,你愿意为袁老的"水稻"点赞吗?
3、一键参观袁隆平水稻博物馆
4、机构网址:http://www.csxdtsw.org
5、袁隆平爷爷一次次实验,可以种出造福千家万户的水稻,咱们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快来瞧瞧我们在幼儿园里的种植成果吧!春种一粒粟,秋收吗?不,我们是每天都在期待着收获劳动的成果。
6、地址:长沙县干杉镇委1楼110室
7、幼儿园安排家长周末带孩子去红色教育基地,我才注意到离家不远处原来有一座隆平水稻博物馆。
8、要和农学界的领军人物、解决了中国人吃饭大问题的袁隆平院士合作,团队成员既兴奋又紧张。
9、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7年的努力被不明不白的毁掉。
10、走进“袁隆平”厅,观众将通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杂交水稻领域科学家的科研著作、手稿和他们研发的杂交水稻材料直观体验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与禾下乘凉梦。
11、我们的小狮子们,在成长之路上也将潜移默化地学习“牛”的美好品质。
12、感念与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伟大人物处于同一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个世界的星空因你们而璀璨。
13、感谢您在维护国人粮食安全自信上的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