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1、幼儿入园幼儿自我进入教室,家长不可进入。乘车接送的由接送教师进行询问家长并检查。
2、公安机关对学校安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3、四测。 特定情况下,需要对体温进行仪器测量。 首先,教师本人要进行体温测试,并有体温记录。 然后,在适当场所校园宽阔地带。
4、随后,检查组对幼儿园的档案资料进行了认真查阅,听取了园所防控工作的汇报,特别是对我园预案和制度落实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地交流、核验,并结合《松北区幼儿园2021年春季卫生工作核验表》对幼儿园各项工作进行精细督导。
5、学生上课时也要佩戴口罩,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戴上一段时间后就习惯了。老师上课也要佩戴口罩,做好防疫工作,人人有责。
6、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安全操作培训,体检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7、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8、及时把缺勤学生人数、缺勤原因等情况登记在《请假登记及病因排查表》上归档。
9、千万不要用举手的方式来统计,应按照晨检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逐一检查。
10、三摸: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11、每日由总值班人员巡视幼儿午睡,巡视的资料包括来园人数、幼儿睡姿、幼儿盖被、幼儿脱衣、幼儿入睡率等几方面,并做好记录,一月汇总分析一次。
12、⑤走路奔跑时要注意四周,不猛跑、猛停,要会躲闪,防止和同伴碰撞。
13、保健医应将患传染病幼儿情况按要求进行登记,对传染病病愈返园的幼儿需查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证明或报告,并将登记记录长期保存。
14、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可疑症状者,应及时上报,同时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15、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16、(3)遇有保健人员请假,应有健康老师代替负责晨检。
17、将留观儿童进行登记:包括家长姓名、儿童姓名、详细住址及联系电话、临床表现。
18、根据询问和查看的情况,若有身体发热的幼儿,经体温测试确定后,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手上出现疱疹等,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通知家长,劝其马上到医院诊治,并在家中治疗。
19、先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及有无发热现象。其次让幼儿自己先把衣兜里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全部掏出放在规定的地方,教师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20、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等被病人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物体表面以及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
二、幼儿园晨午检工作方案和流程
1、污染场所疏散无关人员,加强通风;消毒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2、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景。
3、组织有序,稳定幼儿情绪。
4、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厨工必须待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后且连续2次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才能回到岗位工作
5、大一班:本班教室一米线外
6、患病的师生应及时就医,待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后方可上班(学),以免传染给他人。
7、幼儿户外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注意动静交替;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时间不宜过长,活动前后一定要清点幼儿人数,确保幼儿的安全。
8、四查——幼儿指甲及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9、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控工作体系
10、加强对幼儿药物的管理,在喂幼儿服药时必须严格按医嘱服食,防止药物中毒。
11、.每天统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12、落实监测和登记追踪制度。
13、三问:向家长或幼儿了解当日身体健康情况。若带药来园的幼儿,要问清楚是什么地方配的药,及时做好“三核对”工作:即核对姓名、药名药剂、用药时间和方法。并请家长做好委托吃药的签名记录。
14、全面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5、每一天坚持幼儿午检巡视各班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记录并通知家长。
16、黄牌:身体不适但未带药的幼儿。
17、幼儿来园和离园值班教师负责照顾,交接班不能有空档,必须清点幼儿人数,作好记录,签字确认。
18、在晨检过程中遇到幼儿发烧要及时的了解幼儿有没有去过医院,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说服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或是回家休息;发现一丝有传染病时要立即隔离观察。
19、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检查幼儿卫生情景,督促幼儿勤洗手。
20、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三、幼儿园晨午检工作内容
1、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2、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及管理制度。
3、三摸:摸摸孩子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现象。
4、遇特殊情景及时与总值班人员、家长联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5、幼儿因传染病痊愈后要出示地段保健科的证明方可复课。
6、成立传染病防止领导小组,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严密关注传染病发生;
7、统一对教具、器械、玩具、寝具、餐(饮)具及环境进行消毒,保证教室空气流通及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做到定人定时定任务,确保消毒科学到位。
8、二看:看孩子的精神、面色、皮肤有无异常,扁桃体是否肿大,身上有无出疹等现象。
9、意外事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家长工作。然后必须写出事故报告,并根据产生影响程度、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户外活动和放学由两位老师负责,其他时间由当班老师负责。
10、此外,新增加的幼儿用药安全制度包括建立患病幼儿用药委托交接制度,未经监护人委托或者同意,幼儿园不得给幼儿用药。
11、教育幼儿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求家长带去医院诊治,不要带病上学。对正在治疗而要求上学的幼儿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留在家中治疗休息,隔离期满,痊愈后才能来园。
12、艾瓦客的幼儿园晨检机器人性价比挺高的,能帮助幼儿园提高管理效率,让幼儿园招生更容易,家长更满意。
13、(4)四查: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易高发,晨(午)检要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传染病普遍症状),是否出现脸、胸、背等部位疱疹(水痘症状),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腮腺炎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手足口病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流感)。
14、幼儿五个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一定严格执行,针对具体情况对幼儿加强常规教育,不得有半点疏忽。(就餐、就寝、入厕、户内外活动、出入园)。
15、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对患病幼儿的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追踪,并及时报告疫情报告人,协助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对患病幼儿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
16、为全面掌握幼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传染源,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确保师幼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7、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
18、亲爱的家长,从您的孩子本学期入园第一天开始,每天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保健老师对您的孩子进行晨间检查,且天天如此,那么您知道幼儿园为什么要晨检吗?
19、为了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治疗病人,杜绝传染病的迅速蔓延。
20、问: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感。
四、幼儿园晨午检制和管理制度
1、午检要求:
2、幼儿园应当妥善管理药品,保证幼儿用药安全。而且,新《规程》还特别增加了相关信息管理与公开制度,接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主要包括: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家长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与新生入园相挂钩的赞助费。
3、一摸——幼儿的额头和手心,怀疑发热时测体温;
4、⑩团体排队户外活动时,要确认并紧跟前面的小朋友,不掉队,不随便离队。教师应有二人随行,一前一后照顾幼儿,并随时清点人数。
5、午检后,教师需将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①杜绝使用危害幼儿安全的玩具,如边缘锋利的玩具、容易破损或断裂的玩具、用有毒材料或涂料制成的玩具等,小班避免给幼儿提供体积较小或豆类的玩具。
7、严控入园管理,建立入园体温检测制度,填写体温登记卡。进入园区内的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园;严禁家长进入教学楼,按照蒙一班、蒙三班、蒙四班走财务室旁门;中一班、中二班走蒙一教室正对的西门,蒙二班、蒙五班走蒙二教室正对的门,分7:7:55两个时间段有序错时入园。具体的安排如下:
8、幼儿室内外活动时,教育幼儿不大声喧哗,要有秩序、不乱跑乱撞,划定活动范围,所有教师到位。
9、来园时必须带孩子参加晨检。
10、要定期检查电灯、电线、电风扇等各种电器设备,严禁幼儿电制开关、防触电
11、 餐具及水杯每天刷洗干净并烫洗,不能油腻,及时消毒,并摆放整齐。
12、加强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便器按钮、电梯按钮、上下床扶手等)清洁及消毒。
13、孩子上床脸朝上盖好被褥,老师需要检查孩子是否将危险物品带上床了。
14、晨、午检后,班主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班主任视情况决定幼儿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15、要积极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手到,集中精力做好保育工作,不离开幼儿。各班游玩时必须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注意安全,不准幼儿爬立高处,注意幼儿一举一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防止撞伤跌伤。
16、(3)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景;
17、量:对怀疑发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
18、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等。
19、⑦不把头伸到阳台、窗台、护栏外面,不攀爬楼梯护栏。
20、为掌握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园内有咳嗽、发热、流感症状的患者,我园特制定晨午检制度。
五、幼儿园晨午检工作流程
1、另一方面,《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对学校一些具体办学行为做了明确规定的,《规程》不再重复提出要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