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观鲁迅故居的说说
1、杜中琪:鲁迅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给人们指引方向,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为了更好地学习老一代革命人的光辉伟绩,近距离感受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2019年4月3日下午,工作室组织学生参观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的北京鲁迅博物馆,民族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佳等老师一同前往参观。
3、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4、睡眠是一门艺术,谁也无法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
5、为什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因为有个人胖得影响了平衡。
6、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狂人日记》
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鲁迅《狂人日记》
8、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9、接着,小记者们也抓住时机,围绕“绍兴的文化与历史”对到鲁迅故居参观的游客、当地居民、周边的店铺进行采访。
10、穿的一个比一个危险,长的一个比一个安全。
11、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封建士大夫住宅。
12、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鲁迅《狂人日记》
13、昨天(20),早上下雨。早饭后,我俩打伞外出,早想好了,下雨参观博物馆。去哪儿?就去参观北京的鲁迅故居吧!上次路过,是周人家闭馆。今天正合适。
14、她早年的风韵早已荡然无存。
15、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
16、离开墓地,一座小桥上站着一位老者,举着自拍杆却不知道怎么拍,看见有人过来,随即请我帮忙,镜头里留下老先生满足的笑容。
17、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当年,鲁迅先生重回到与自己远隔二千多里、又离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时,看到的依然是一个老样子,一个看不到半点希望的故乡。凛冽的寒冬,阴晦的天气,吹得船舱里呜呜响的冷风。尽管从乌篷缝隙中向外看去,也同样还是在苍黄的天空笼罩下,几个萧索、荒凉、没有一点生气的村庄。在这种悲凉的心情之下,鲁迅先生心目中对路的描写,会不会是一语双关呢?
18、中国博物馆协会也在这里。
19、滚水中看不清倒影盛怒中也看不清真相。
20、那么,他是不是在告诉人们:正是这条被无数人踩出、且沿用了数千年的路,才使得人们丧失了开拓新路的希望,而只能是继续拥挤在这条老路上艰难的走下去了……
二、参观鲁迅先生故居
1、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我的。
2、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对于研究和传播20世纪前期的人文思想、革命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3、如此的话,还会有突破?还会有创新吗?难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才发出这句无奈的长叹吗?
4、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鲁迅《狂人日记》
5、一个小时后,雨渐渐小了。依旧是清风细雨,漫步绿荫树下,雨后的公园几乎不见游人,匆匆而过三两个,大约是附近的居民。
6、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小记者:“您好,知道绍兴有哪些名人吗!您最崇敬谁?能简要说说他的故事吗?”接受采访的游客刚刚参观完周总理故居,特别敬仰总理的简朴之风,侃侃而谈,听得小记者们也深受感动。
8、通过在生活中对鲁迅先生的观察,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体现了鲁迅先生的随和豁达的性格和对亲友的深情厚谊。
9、参观完故居后,老人们感悟颇多,大家回到中心会议室交流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事和担当精神。
10、鲁迅先生是我们这代人的偶像。他的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如华老栓、祥林嫂、孔乙己,是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的。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已成为我们这代人的人生信条。身为上海人,没有去过位于虹口区的鲁迅墓地拜祭,是一桩遗憾的事情,故有了不久前与好友的相约:结伴去鲁迅先生的故居瞻仰!好友因故爽约,而不久我的时间将不能随心所欲,只好独自去完成心愿。
11、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
12、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打着伞,走进了地铁站。
13、接着,同学们跟随着先生求学的足迹,来到了日本,了解了促使先生弃医从文的“幻灯片事件”的始末。异国他乡的求学路,黑暗的社会现状,让鲁迅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回国后,鲁迅先生先后居住在北京、厦门和广州,进行小说创作、开设文学课程、创办文学刊物,参与革命论争。在上海,鲁迅与许广平组建了家庭,通过内山书店与外界进行书信来往,这一时期先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就在这一时期,孩子海婴降生了。来往的客人笑话鲁迅过于疼爱孩子,鲁迅回诗道“无情未必真丈夫,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当讲到这里时,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感人的文字。
1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5、鲁迅《狂人日记》经典语录
16、睡前一定要吃夜宵,这样才不会做饿梦。
17、参观完展厅中的实物,师生们来到了当年鲁迅在北京的住所——“老虎尾巴”(因住所形状而得名)。同学们轻抚院内尚未开花的两棵丁香,趴着窗户向内探望屋内的格局装饰,感知当年先生的生活点滴,遥想当年先生的岁月时光。
18、在骄阳似火的日子里,队员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的心情参观鲁迅故里。鲁迅故居是鲁迅出生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学习的场所、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场是原物,身临其景地感受了鲁迅曾经生活的地方。
19、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20、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鲁迅《狂人日记》
三、参观完鲁迅故里的感受
1、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鲁迅诞辰140周年,鲁迅是新文运运动的“旗手”,也是一面高扬的鲜艳的红旗。为了纪念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感悟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之志,临平实验小学五(4)中队的小组队员走进鲁迅故里,学习弘扬老一代革命先辈的光辉伟绩和红色精神。
2、7月31日,江南骄阳似火,“书香满江南创意阅读营”启程啦。我们小记者分队一行4人和小伙伴们,怀揣着书本《朝花夕拾》,踏上了快乐的绍兴游学之旅。游学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鲁镇,走进了鲁迅的故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出自鲁迅的《自嘲》,诗句将鲁迅对敌人永不屈服,为人民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位爱憎分明的大文豪、思想家、革命家的童年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既崇敬又充满好奇。
3、喜欢本文,请把它放在您的朋友圈上,让更多人欣赏。
4、1983开始发表文章,写了大量记忆怀旧散文,总字数约二百多万字。近年的上海杨浦马路记忆文章,广受读者的欢迎,点击率达数10万。
5、从浦东地铁进去到浦西地铁出站,清风细雨瞬变瓢泼大雨。浦东和浦西似乎是两重天。拎起裤脚,惦着脚尖,避开水塘,打着伞,一路摸索前行。好在不远处有个早餐店,趁着时间尚早,避雨早餐一举两得。
6、下雨、天热,参观博物馆,是一个好办法。
7、想起鲁迅先生时,这句话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是啥意思呢?
8、绍兴鲁迅故里,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早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和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9、正是这些原因,才有了你问题中的那句话,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太容易懂,一定要结合他所在的时代背景,联系全文来读,不妨把《呐喊》,《彷徨》都多看几遍,你会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10、鲁迅的墓园坐落在公园的深处,苍翠浓郁的松柏之间,两棵高大的玉兰树站立两旁,洁白的玉兰花瓣星星点点镶嵌在枝丫间,更显肃穆庄严。鲁迅先生身穿长衫,安坐在一把藤椅上,怒目远视,是在发出“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愤怒吗?我静默在鲁迅墓前,向这位伟大的先驱者致以虔诚的敬意!
1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绍兴的“镇城之宝”。
12、故乡是水的源,水流再远也要回头张望;故乡是树的根,树叶再高也要落叶归根;故乡是人的魂,人在他乡再好也要思念童年。
13、近日,欧阳社区计生协会组织辖区内的计生特殊家庭和志愿者参观鲁迅故居,重温红色故事。
14、——初一年级学生参观鲁迅故居
15、鲁迅的文章,字字珠玑,妙趣横生。
16、小记者:“您好,我是龙岩市松涛小记者,我能采访您吗?”
17、 想把房子卖了养你,但是房东不肯。
18、站在民族脊梁四字前,我们感受到鲁迅那坚韧不屈的精神,为拯救国民日夜奋斗的高尚情怀。
19、一天的游学结束了,小记者们不仅感受到了逍遥“游”,还有快乐“学”。大家都期待明天更精彩的活动。
20、《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小说。该小说描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事是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上“早”字,以提醒自己下次上课不能迟到。小时候我也学鲁迅先生把早字刻在课桌上,结果被老师批评教育了。
四、参观鲁迅故居有感500字
1、人生如梦,我失眠;人生如歌,我跑调。
2、何煜欣:瞻仰鲁迅故里,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生活经历了波折、苦难,可他依然勇敢面对,顽强不屈,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激励我发奋学习,大长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3、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书法家梁同书所题。
4、“形成同向对比”。相同一棵树,分开表述,让读者“警觉”,脑海中形成问号,增加文章悬念。现在的写作也有类似的写法。比如,他有三个特点,一是认真,二是认真,三是认真。通过相同答案来衬托一个人做事认真的特点,形成良好的文学表现形式。
5、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二十四孝图》)
6、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鲁迅《狂人日记》
7、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内鲁迅路208号。清光绪七年(1881年),鲁迅先生诞生后居住于此,到18岁外出求学。现已辟为鲁迅纪念馆。纪念馆分三个部分: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与鲁迅有关的纪念地与景点,还有百草园、土谷祠、咸亨酒店等。
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绍兴的“镇城之宝”。
9、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0、杨哲宇:刚刚踏入三味书屋,仿佛有一股浓烈的墨香扑面而来,让人联想起鲁迅上课时认真的画面,埋头苦读,奋笔疾书。
11、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12、从故居出来,向路人打听地铁站的方向,遇到一个热心人。因为要左拐右转,他怕我拎不清,他说你先往前走,走到前面路口等我。我有点不明白他的意思。走出没几步,他开着电瓶车从后面追上来,开到前面路口停下,变成他在前面等我。好长一段路,等我气喘吁吁赶到,他给我指了一条既不拐弯,又很近的路,此时才恍然大悟。
13、缴手机费时,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话这么值钱。
14、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时,中国便永远是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鲁迅《狂人日记》
15、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的,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6、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阅读和学习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后,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分别于2017年3月17日和24日下午,参观了鲁迅博物馆,与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春日邂逅。
17、这篇文章作者其实是写了3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过去时,追忆小时候,那是美好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现在时,回到故乡发现它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杨二嫂辛苦恣睢而生活,辛苦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成年闰土辛苦麻木而生活,它是善良、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成年的“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总的来说,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
18、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鲁迅《狂人日记》
19、你们要改,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鲁迅《狂人日记》
20、本以为人有三魂六魄,或云七魄;国魂也该这样。而这三魂之中,似乎一是“官魂”,一是“匪魂”,还有一个是什么呢?也许是“民魂”罢,我不很能够决定。又因为我的见闻很偏隘,所以未敢悉指中国全社会,只好缩而小之曰“学界”。
五、参观鲁迅故居优秀作文三年级
1、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2、小记者:“您是本地人吧,您知道绍兴有哪些名人吗?”
3、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4、这次对鲁迅故居的参观,让同学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从家底殷实至家道中落每日流连当铺当药,各种艰辛非亲身体会难以想象。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由衷敬佩的同时,也想向他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结束后,队员们踊跃地表达了此次红色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5、小记者:“您懂得真不少!您还知道为什么绍兴会有这么多名人吗?”
6、我看得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鲁迅《狂人日记》
7、鲁迅故居的房子称为日式新工房,和我小时候居住的石库门房子差不多,走进去会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底楼是客厅兼“食堂”,称之为食堂有点让我惊讶。二楼是鲁迅夫妇的卧室兼书房,从1933年4月11日到1936年10月19日,在这个期间,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在这斗室里完成。后间是储藏室,放有专门用来修书的工具。三楼前间是周海婴的卧室,后间则作为客房,瞿秋白冯雪峰等革命友人曾经在这里久住。
8、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朝花夕拾》小引 )
9、鲁迅故居在虹口区山阴路大陆路村9号,1933年4月鲁迅迁居于此。这是一幢红色砖墙三层单开间楼房,底楼是会客室和餐室;二楼前间是卧室兼工作室,靠窗放着书桌和藤椅。1936年10月19日上午鲁迅在此逝世,遗体葬在万国公墓。1956年迁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并建上海鲁迅纪念馆。墓地在公园中部,周围青松环绕,翠竹掩映,墓碑上镌刻毛泽东题词“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墓前有鲁迅铜像。
10、清风细雨伴我行,陈新元老师说,小雨助兴!是的,这样的凉爽天气令人心情愉悦。
11、时间·鲁迅·励志·赞美
12、是的,那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华。
13、一位年轻女同志负责卖票,门口看见一个保安,再就是陪同参观,负责讲解的一位男同志,大概四十多岁。这位男同志说话随和,轻声细语,是个上海人。他向我介绍,1951年,政府把这套住房收回,按照许广平的描述以及提供的实物,恢复鲁迅生前的原样,给热爱鲁迅先生的市民前来瞻仰。他还说,今天是雨天,往日晴好天气,参观的人还是很多的。
14、约12:40到达/8公里||绍兴世贸中心320米步行至永利大厦站5站乘坐803路外环,在原四院站下车30米步行至轻纺城医院站9站乘坐快速公交2路,在鲁迅故里站下车140米步行至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绍兴鲁迅故居三味书
15、桂林的水很美丽,但山更有一番风韵,那些奇形怪状的石林,组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16、百草园连同周家新台门的房产易主之后,园地的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样。
17、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鲁迅故里:绍兴的文化地标
18、目前有10000+人已经关注我们
19、你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鲁迅《狂人日记》
20、店主:“嗯,应该和这儿的文化底蕴有关吧。”
六、参观鲁迅故居的说说
1、一进大门,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汉白玉塑像。
2、康奕涵: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生是圣人,他堪称“民族魂”。我们怀着敬仰的心,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走进鲁迅的故居,我们仿佛走进了鲁迅的童年,寻找到了“迅哥儿”成长的身影,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有了更深地感悟。
4、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鲁迅《狂人日记》
上一篇:120句回家团聚过年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过节回家团聚的感言文案)
下一篇:没有了